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带领天津民乐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
                高久林:让天津民乐走向世界
                     
 
 

  天津,素来被称为曲艺之乡、歌唱家的摇篮……但天津歌舞剧院院长高久林说,天津实际也是“民乐之乡”,民乐在天津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根基,天津的民乐有着良好的前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高久林说,民乐是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根基的一部分,支持和弘扬民乐,也是每位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天津是民乐之乡
  如果说最开始,高久林并不懂得音乐,不懂手中的竹笛与中国民乐的文化魅力,那么当他走上专业道路,成为一名音乐家后,他对民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天津民乐有自己独到的感触。
  “一直以来,外界对天津总体上有三句话的评价:‘京剧大码头’‘歌唱家的摇篮’及‘曲艺之乡’。但实际上,天津也是民乐之乡,民乐在天津有着深厚的基础。”高久林介绍说,“早在1915年时,就有旅津的广东人在天津成立了广东音乐社团。上世纪20年代,广东音乐大师吕文成来天津演出,在广东会馆首演了那首非常有名的广东音乐《步步高》。当时,流畅优美的广东音乐在天津非常流行,那时候,红白喜事中吹吹打打十分热闹的‘吹歌’也很常见。70年代中期,中国民乐最低谷时,天津创作的一曲《大寨红花遍地开》奏响全国,这部作品目前仍在世界华人范围内广泛上演……天津的民乐有良好的历史根基,有真实的社会需要,天津可称得上是‘民乐之乡’。”
  那作为“民乐之乡”的专业院团,天津歌舞剧院的民乐发展如何呢?高久林说,一直以来,天津歌舞剧院的民乐在全国占据前列。“上世纪50年代,天津歌舞剧院组建了一支具有华北特色的民族乐队,相继在山西、河北招收了一批民乐人才,这其中就有‘北方管乐三老’:笛子大师刘管乐、笙大师闫海登和唢呐大师殷二文……老一辈的音乐家们牢牢树立了天津歌舞剧院在全国民乐的地位,之后的几十年,剧院又从各大院校引进了许多人才,天津民乐发展前景广阔。”
  在接受采访中,高久林反复说到这样一个问题:民乐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作为中国人,都有责任、义务去发展自己的民族艺术。“虽然文艺是百花齐放的,我不反对人家去学其他西洋乐器,但如果所有中国人都去热衷弘扬钢琴小提琴,我们自己的文化根基就没有了,这是不应该的。”
  金色大厅的梦想
  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世界公认的顶级音乐殿堂,始建于1870年的金色大厅曾留下了卡拉扬、施特劳斯等诸多世界顶级大音乐家的风采。能登上金色大厅是至高的荣誉,能在金色大厅演出是所有音乐人的梦想。高久林就有这样一个梦,而且,他花了4年的时间实现了这个金色的梦。
  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代表中国民乐第一次登上金色大厅,民乐人高久林在看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后,萌发了一个想法:什么时候,天津民乐也能够站在金色大厅上向世人一展风貌?2000年,高久林正式接任天津歌舞剧院第四任院长,他决心带着歌舞剧院“走出去”。2001年,歌舞剧院获得一个赴德演出的邀请,高久林与剧院另外4名民乐演奏家组成专家小组出国演出,这也是天津民乐人第一次“走出亚洲”。 演出一炮打响,5个人一共演了12场,受到了热烈欢迎。于是,接下来的每一年,剧院连续接到欧洲邀请演出,而且演出人数越来越多,第一年是5个人,第二年10个人,第三年15个人,后来是20多个人,一直到2005年,他们进入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那场演出是2005年1月30日,我永远不会忘记。”高久林说, 那一天是激动人心的日子,天津歌舞剧院民乐团终于登上了金色大厅,自己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所有的细节回忆起来,仍如昨日般清晰。“金色大厅的演出我们又返场了两首曲目,第一首是根据欧洲作品《拨弦波尔卡》改编的民乐,当欧洲观众听到他们熟悉的东西用中国乐器体现出来时,掌声如潮水般地倾泻而出。因为几次谢幕都谢不下去,又返场,这一次是咱们天津自己创作的《大寨红花遍地开》,当最后音符凝固在金色大厅上空时,所有的观众起立,爆发出雷鸣的鼓掌——站起来鼓掌是欧洲观众的最高礼仪。当时,我的眼里也满是喜悦的泪水,所有感觉难以言表……接下来,我们又在德国连续巡演,很多华人看了我们的民乐演出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演出让我想到了母亲,想到了饺子,想到了回家……那时候,民乐不仅仅是演出,而是一架桥梁,一种文化价值魅力的体现。”
  2005年,天津民乐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2006年,天津民乐进入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成为第一个进入悉尼歌剧院的中国民乐团体。雄心勃勃的高久林说,天津民乐接下来的目标是进入美国的百老汇和林肯国际艺术中心,走向世界,打出自己的品牌,向世界要效益。当然,这个路程还很长,但是,天津民乐人有这个信心。
  一支竹笛
  打开音乐之门
  高久林, 是国家一级演员、 笙演奏家、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笙协会顾问理事……顶着一大串头衔的高久林,最初与民乐结缘,始于一支竹笛。
  “读小学时,学校普及音乐教育,唯一可选择的乐器是竹笛,因为最便宜。”因着学校的要求,向父亲要了两角钱,高久林在乐器店买了生平第一件乐器——竹笛。当时,他对音乐还一概不懂,“我家里没有人搞音乐,也没有亲戚是学这个的。 所以买笛子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要挑选……”笛子有了, 练习场所成了一大问题,“那时候都是一间屋子半拉炕的,家里没有更大的空间,而初学者的笛声跟噪音差不多的。为了不吵着家人,我就到附近公园里去练习,这一练,就再也没有停下过。”高久林说,一开始学校10个班的学生都买了竹笛,但一年后,吹竹笛的就只剩下他一个,其余的孩子都没坚持下来,“我也想过,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放弃了,唯我没有,或许是因为我骨子里对音乐有偏爱吧。”之后,在老师的建议下,高久林又转而学习了另一种中国民族管乐——笙,并考入了天津音乐学院附中进行专业学习。
  高久林说,如果民乐是天性的喜好, 那之所以能把这条路走下来,离不开家人无私的付出, 是母亲给了他一生的希望。回忆那段记忆,高久林言语哽咽,眼中有了泪光,“我们家有5个孩子,父亲是唯一挣钱的人。 在我考音乐学院附中的时候,父亲过世了,家里的经济支柱没了。当音乐附中给我发来通知书,告诉我被录取了的时候,父亲那边厂里也给出了最后决定:可以破例招我进厂顶替父亲工作。于是有了进退两难的选择:如果我去上学,家里没有钱;如果我去工作,可以赚钱养家,但是丢掉了个人的追求。那时,全家的气氛很凝重,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我母亲身上,因为最后还得由她来决定。最终,我母亲说:‘作为一个母亲,家里的困难我们都可以解决,我希望走你自己的路,你的追求由你自己来决定。’母亲是伟大的,她把希望给了儿子,所有的困难自己扛……”
                                       

                                        2010-01-18
                                    (新闻来源:渤海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