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大型歌剧《杨贵妃》拉开天津歌舞剧院建院
                五十年系列庆典演出帷幕
 
               
 

  随着大型原创歌剧《杨贵妃》本月8日起在天津大剧院连演三场, 天津歌舞剧院为期十个月的系列展演活动也将拉开序幕。此次的系列演出包括剧院最近的原创作品和一些经过复排的经典佳作,演出涵盖了歌舞、歌剧、民族音乐、综合晚会等多种艺术形式。 2009年12月8日,最新创作的以三位剧院作曲家曹火星、王莘、施光南的传世之作为板块的大型庆典歌舞晚会《在希望的田野上》将作为系列演出的收官之作,为展演画上精彩句点。
  剧院建院五十周年,是新老艺术家共同奋斗、前仆后继、承前启后,不断发展的五十年;是剧院开拓、探索、倾心发展歌舞艺术的五十年;是好戏连台、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创新进取的五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剧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随着文艺体制改革的深化,剧院确定了以“建设高层次的艺术团体,从事高品味的艺术生产”为目标的发展方向。通过调整部局,优化重组,并对自身发展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材培养,开拓国内外两大演出市场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在剧院结构部局上建立了歌舞团、歌剧团、芭蕾舞团、民族乐团、舞台美术中心,培训中心,四团二中心艺术生产等实体。
  建院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将以“凝聚力量,续写辉煌”为主题,并以“硕果累累,满目琳琅”、“传承进取,发展印记”、“时代强音,永世留芳”、“情系剧院,欢聚一堂”四大板块全面展示剧院五十年来排演的优秀作品。五十台优秀剧目系列展演,以“回报社会、展示成果、繁荣市场、争创效益”为思路,以高品质的节目,来满足不同观众层面的需求和不同受众群体的爱好,回报社会多年来对天津歌舞剧院的大力支持。除系列演出活动外,还将为三位为剧院作出杰出贡献并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著名音乐家塑像揭幕。他们分别是:老院长、著名作曲家、歌曲《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老院长、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作者曹火星以及创作了大量广为传唱力作的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同志。并与有关学术机构合作,开展剧院口述史工作,做好肖云翔、于淑珍等剧院代表人物、作品的整理研究工作,形成鲜活、生动的史料。
  天津歌舞剧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历史根基。她的前身是1938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平山县抗日救国会铁血剧社”。 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随着解放军区的不断扩大和华北局和政府的建立,更名为“华北群众剧社”。1949年1月天津解放,改建为“军管会第一宣传队”。后陆续更名为“天津音乐工作团”、“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并于1959年正式建院。
  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天津歌舞剧院相继创作和排演了大型民族舞剧《石义砍柴》《太行红旗》,大型歌剧《义和团》《南海长城》《王杰赞歌》和外国芭蕾舞剧《西班牙女儿》等一大批优秀剧目,跻身于全国强势大剧院之列。天津歌舞剧院共排演大型剧目七十余部,其中大型舞剧十二部,大型中国歌剧十五部,西洋歌剧四部,中外芭蕾舞剧十四台,舞蹈作品音乐作品,综艺作品等数以千计,演出场次数万场。
  大量优秀剧目的创作演出,也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以王莘、曹火星、施光南为代表的一大批创作人才;以刘管乐、阎海登、尹二文为代表的众多民族音乐的后起之秀;以于淑珍、关牧村为代表的许多歌唱家和歌剧表演优秀人材;以王堃为代表的几代优秀舞蹈艺术人材;以孙振东、黄群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舞台美术设计师等等,不胜枚举。人材培养的举措,人材储备的战略,使剧院人才济济,从而保证了剧院在艺术上的发展和繁荣。
  天津歌舞剧院建院至今已积累了大量经典作品。以创作演出民族舞剧、民族歌舞的歌舞团先后创作演出了大型民族舞剧《孔雀恋歌》《霓裳衣》《神灯》、 俏丽多姿的大型舞乐《妈祖》、 蕴涵深邃的大型音舞诗画《唐宋风韵》及色彩绚丽、韵律优美的大型乐舞《异彩流金》。担负着音乐会及歌剧创演任务的歌剧团先后排演了美国音乐剧《异想天开》,西洋歌剧《费加罗婚礼》《帕老爷的婚事》及中国歌剧《宦娘》《江姐》《原野》《杨贵妃》和赵朴初先生赞不绝口的交响音乐史诗《东方慧光》。有全国五朵金花之一美誉的芭蕾舞团以扎实的芭蕾舞功底,高难度的专业技巧,高雅的气质和驾驭角色的优秀的潜质,先后推出了世界经典芭蕾舞剧《一千零一夜》《斯巴达克》《天鹅湖》《海盗》《灰姑娘》《胡桃夹子》和剧院原创芭蕾舞剧《精卫》。编制完整、实力雄厚、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在悉尼歌剧院及世界许多国家巡演中深受赞誉。正是基于如此雄厚的实力,这次的50年系列展演活动可以说势在必行。
                                   
                                       2009-03-06
                              (新闻来源:天津歌舞剧院 信息员:王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