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大学生戏剧节在京开幕
由国家话剧院、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2007大学生戏剧节”于8月11日在北京拉开帷幕 。戏剧节上共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学生剧社,同时,马来西亚、奥地利等校园剧社也前来参加。15台精彩剧目在北京等9个剧场轮番上演 。戏剧节为观众呈现风格多样、特色鲜明的剧目以外,还就戏剧理念、剧场空间、表导演等问题进行开放式讲座。戏剧节实行低价票,让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剧场。(赵《中国文化报》07/07/31)
北京排演曲剧《正红旗下》
曲剧《正红旗下》是根据老舍的同名小说及同名话剧改编的。所不同的是,与原小说和话剧相比,曲剧中的事件和人物更加集中了。主要围绕老舍的家族史为线索来进一步展现清末旗人的生活。因此该剧京味浓郁,语言遵循原著中幽默诙谐的风格,所有人物都是满口“京片子”。在表演形式上,剧中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了音乐剧的表现手法,用歌舞韵律来营造戏剧起伏的气氛,体现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它的音乐和唱腔以单弦曲牌和北方民歌小调为素材,根据人物和剧情创作而成。尤为突出的是浓郁的京味,亦成为该剧的风格。(赵《人民日报》07/08/03)
* 文化观察 *
小剧种的大突破
甬剧《典妻》是宁波市2002年为纪念作家柔石诞辰100周年而创排的 。首演以来,该剧以其深厚的人文意识、精致唯美的悲情风格,拨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对于地方戏曲如何在保护地域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实施“现代化”和“都市化”转型,从而摆脱生存困境等方面做了富有启示意义的探索,因此受到戏剧界的关注。被誉为“小剧种,大转型”,一次性完成了地方剧种由乡镇文化向都市文化转型的质的“飞跃”。《典妻》编剧从选题、策划到创作的全过程,始终自觉地从浙东文化传统中汲取创作营养,并以现代都市人的审美立场和人文视角,饱含深情地描绘了一位在旧时代遭受极度摧残的低层乡村女性,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时代原因和人性成因。该剧在表演上博采众长,大量借鉴京昆程式,甚至运用了芭蕾、话剧中的肢体语言与表情造型 。音乐 、舞美 、灯光共同渲染着凄婉迷茫的意境,烘托着人物内心的悲哀。《典妻》问世5年,已在全国各地及海内外演出百余场,该剧先后获得文华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近期赴北京演出。(赵《光明日报》《人民日报》07/07/25)
浮躁的学风与冷静的欧洲学界
近年来,韩国、美国等国频频曝出名人学历造假丑闻,在各国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年轻学者,就连一些知名专家也存在学风浮躁的毛病。相比较而言,欧洲的学界却很少有丑闻,很多学者在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在英国乃至欧洲,大多学者不会太过考虑个人的收入利益,但在研究领域却“斤斤计较”,为一个观点而争执不休。在欧洲,虽然学者的总体收入只能是中等水平,但是社会地位居前列 。另外,欧洲学术界也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社会地位 ,制定了许多严格的规章,任何一个学者在向研究机构汇报自己的研究课题时,都必须经过评估委员会的集体讨论,包括经费安排、课题的社会价值、考证来源等等,否则,任何的差池都会影响评估委员会对其的最终评估。前段时间金庸先生在向英国剑桥大学递交研究课题时,也被要求一再修改。为了防止舞弊抄袭之嫌,欧洲学术界还不断推出各种新式网络搜寻软件。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相对健全的社会结构,让欧洲的学术界一直能够保持比较客观踏实的研究风气。(杨:《文摘报》07/07/29)
页码:1 2 3 (新闻来源:天津市艺术研究所资料室 责任编辑:赵二芸 编辑:杨秀玲 齐会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