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文 化 艺 术 信 息
                   
第09期
                   (总第153期)
 
                        (2007-05-15)                 共3页 第3页  
 

* 观察与思考 *
  明星话剧喜与忧
  这几年,明星演话剧的消息不断,而明星话剧的异军突起,究竟是强势的影视热在舞台上的延伸,还是话剧商业化运作的一个救星,或者是破坏了话剧本身的艺术性,抑或几者兼有?对此很多人忧心忡忡,认为这是破坏了话剧艺术的纯粹性。实际上,借助明星的号召力,为话剧舞台吸引新的观众,怎么说也是一件好事。多元化的发展会催生一些艺术和商业结合得好的品种,而这其中又往往会产生反哺整个行业的资源,这对一个舞台艺术品种的生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管怎样,明星话剧的出现都是具有魅力的一种表现,也是创新能力的一种象征。(赵《中国文化报》07/04/27)
  全民阅读率亟待提高 
  现在人民用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的品位越来越低,图书消费在所有消费中所占比重失调。近日,在第17届全国书市高层论坛会上,与会嘉宾围绕“全民阅读与社会进步”展开讨论。有专家认为,现在我国全民读书率(除去教材、教辅)只有20%,国民阅读率和阅读质量大大下降;现在由政府出面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对有着5000年历史文明古国来说已是悲哀。因此,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有待我们努力形成,需要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出版工作者加以引导,还需要多发现和培育一些易中天和于丹,让那些不爱读书、没时间读书的人对读书产生兴趣。(杨:《文汇报》07/04/27)
  还会有下一个百年吗
  虽然今年各地都有众多的纪念中国话剧百年的活动和演出,各个剧场也出现热火朝天的繁荣现象,但似乎所有人对中国话剧的现状和未来都不敢乐观,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为了告别的聚会”。虽然,中国每个城市都有话剧团,但除了北京、上海外,其他地方都没有话剧市场。常年坚守在话剧舞台上的演员乏人关注,从来没有登过舞台的明星玩票反而吸引观众趋之若鹜。同时,卖座的似乎总不叫好,但叫好的又似乎总难叫座。而且,叫好的已经越来越难听到,卖座的有很多都是虚假情报——目睹这些怪现状有人质疑:“话剧还会有下一个百年吗?”(齐《北京晚报》07/05/04)
  兴衰路上九个为什么
  戏剧评论家刘厚生认为纪念话剧百年,最重要的是探讨百年来兴衰成败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为此,他自问自答了话剧百年中存在的“九个问题”,即为什么会引进中国没有的新剧(话剧)?为什么新剧(早期话剧)那么快地兴盛又那么快地衰败?为什么又出现了第二次引进的新兴话剧?为什么三四十年代左翼话剧成为主流,出现繁荣景象?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时期,话剧会得到大发展大提高的繁荣成就?为什么话剧在解放战争期间竞陡然下滑,几乎是不战自溃?为什么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话剧忽然又兴盛起来,出现大发展局面?为什么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话剧又陡然大滑坡?最后他强调了话剧除了需要如何适应外在环境、条件外,同时更必要深入考虑话剧艺术的内在问题。百年大庆热闹之后,我们不灰心,但没有措施是绝对不行的。(齐《北京晚报》07/05/04)

   页码:  3  (新闻来源:天津市艺术研究所资料室 责任编辑:赵二芸  编辑:齐会英 杨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