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论坛 *
警惕“非戏曲”误区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2006年理事会于2006年12月底在京召开,会议就“非戏曲”现象进行了批评。与会者认为,许多新创作的舞台剧目忽略了表演技艺以及应用表演塑造人物 ,走进了“ 非戏曲 ”的误区 ,削弱、违背了戏曲的本体美学精神。有些古老剧种的传统剧目、传统曲牌等资料严重流失,有的剧种随着老艺人去世,人才断档,表演技巧后继无人,剧种濒临消亡,因此呼吁有关政府部门加以关注、抢救和保护。(杨:《中国文化报》07/01/02)
文化:如何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助力
多年来,与长三角 、珠三角的快速发展相比 ,京津冀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京津冀文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是文化整合上缺乏凝聚力 。各吹各的调,各弹各的琴,如河北打出燕赵文化,天津亮出津门文化 ,北京推出京派文化 。二是传统文化上缺乏创新力。“ 皇城文化 ”、“漕运文化”、“直隶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 。三是文化管理上缺乏竞争力 。表现在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得不到有序的整合,合作松散。四是文化研究上缺乏文化能力 。表现在三地学术文化沟通、研讨和合作甚少 。京津冀文化要想适应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必须构建京津冀文化研究战略,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包括专家学者等方方面面的参与,共同行动;必须制定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形成文化产业中长期整体发展纲要和规划;必须构建京津冀文化总体发展战略,使三地区域文化的协作更具现实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杨:《中国文化报》07/01/02)
页码:1 2 3 (新闻来源:天津市艺术研究所资料室 责任编辑:齐会英 编辑:杨秀玲 赵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