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 *
江苏省演艺集团接轨国际市场
率先完成整体转企改制的全国首家省级演艺集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自改制一年多来,在产业化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不仅演出场次大幅度提高,其倾力搭建的演艺文化产业链已初现轮廓,而且引来了国际间的项目合作。日前,江苏省集团与荷兰国家歌剧院正合作创排大型歌剧《紫禁城的故事》,双方以资本为纽带,共同投资进行股份制合作。该集团明年将以同样的合作方式与韩国共同打造歌舞剧《三国志·吴》。演艺集团正秉承“国际化、主流化、时尚化”的艺术生产理念,同国际市场多方面接轨、以市场为导向、资金为纽带,运用新型艺术生产制作模式,与世界知名文化企业合作建立外向型的文化加工中心。(赵《中国文化报》06/11/13)
精品剧目更加关注市场
05-0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告一段落,在参加审评的30台剧目中,有很多剧目演出场次相当可观,不少剧目演出上百场,有的甚至上千场。就拿儿童剧《宝贝儿》来说,它已在9年的时间里演出了1990场 ,从其首演至今,该剧从剧情到人物,甚至服装等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不但内容与时俱进,时下新事物都在剧中有所体现,而且越来越符合当下孩子的心理,还反映了关照“空巢老人”、构建和谐社会等热门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也就是说,9年前的孩子们所接触到的问题,在今天可能就有所不同,故此,作为启蒙、教育、娱乐儿童的剧目,便时时关注着这一批批小观众的所处环境以及他们的所需所求,最终以市场为中心锤炼出当代剧目精品。(齐《光明日报》06/11/10)
* 文化论坛 *
杂技舞台滑稽节目不见了
中国杂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一批批“新、难、美”的优秀作品在国际上屡屡获奖。然而,与杂技、魔术、马戏并称为杂技四大领域的滑稽丑角艺术,发展却严重滞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个杂技团都有自己专门的滑稽演员,每场杂技演出都有滑稽演员的精彩表演。现在随着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滑稽艺术面临滑坡和人才断档,与整个杂技的蓬勃发展极不相称。如今,活跃在杂坛的滑稽演员已寥寥无几,使我国的杂技舞台凝重惊险有余,幽默诙谐不足。业内人士认为,国外的杂技把娱乐性和艺术性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有时娱乐性甚至超过了艺术性,而我国却更重视技巧和外在的表演形式,忽略了节目的娱乐性和观众的互动。因而,在一次国际马戏节获金奖的节目中,中国的一个高难度节目却输给了外国一个小丑节目,可见滑稽节目不容小视。(赵《文摘报》06/11/09)
页码:1 2 3 (新闻来源:天津市艺术研究所资料室 信息员:杨秀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