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尽现梨园好风光
             ——中国大戏院辉煌走过70年
 
  共4页 第1页  
 

张君秋和他的十个女弟子在中国大戏院演出前留影

中国大戏院70年庆祝演出名家荟萃

 

  诞生于名家成长于辉煌  大戏院定位唱“大戏”
  已有
600年历史的天津,独特的地理位置、水陆两畅的交通,使它在历史上不仅工商业先于全国发展,民族文化艺术也在这里争芳斗艳。史料记载二十世纪初,天津市已有相当浓郁的文化氛围,无论是民间曲艺还是西洋话剧,无论是地方戏还是“大戏”(即京剧),都有一大批观众。那时天津大大小小的戏园子有几百家,南市一地就占上百家。正因为如此,天津当时被定位既是全国的工商“码头”,也是各类艺术演出的“码头”。一些老艺术家曾这样说,不到天津“码头”站住脚,不敢说入了“流”。不过,那时天津虽然有一流的鉴赏水平和氛围,有一流的精通酷爱戏曲的观众,但却没有一流的戏院。难怪1934年周信芳先生到天津巡演,在与天津商界名流中的戏迷一起进餐时,感慨万千又不失委婉地表示,天津乃商贾云集之重镇,名家荟萃 ,文风古远,但没有一座像样的大型剧场,实为憾事。他还说,如果天津有好的戏院,自己会经常到津门献艺。此时此刻,说者有意听者有心,中国大戏院的创建悄然孕育。
  席散之后,当时被称为“天津八大家”之一、开办惠中饭店等买卖的孟少臣先生最为心动,立即主动牵头呼吁工商界人士,为天津创建一所全国最高规格的戏院集资。孟少臣的提议得到了积极响应,工商界人士纷纷慷慨捐资。就这样在短短的时间里,孟少臣募集到了50余万银元,并向社会公开出售股票。见天津工商业如此支持民族艺术的发展,全国京剧界深受感动,马连良、周信芳、姜妙春、尚绮霞等大师名家,也立即用参股方式参与投资,他们表示钱不在多少,在于我们以此感谢天津工商业的义举,他们这种扶持民族艺术的精神,也是对我们的支持和理解。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示一旦天津的中国大戏院落成,他们将陆续进津演出,让中国大戏院成为中国名符其实的“大戏”舞台。
  大师们口中的所谓“大戏”,当时指的就是京戏。因为在中国的民族戏剧中,只有京戏取徽剧、河北梆子、川剧等多剧种之优为一体,而且只京戏有生、旦、净、末、丑的全部行当,只京戏能够演绎大型历史故事,刻画重要历史人物。所以,京戏内容丰富深厚、表演技巧精湛多变、服装脸谱生动典型,所以当之无愧地被百姓和艺术界称之为“大戏”。一般“大戏”要由大师们唱,而且“大戏”还要到大院子里唱。那时,社会上百姓已有共识,看别的演出可以脚趿拉鞋手捧茶壶,看“大戏”则必须衣冠整齐、正襟危坐,尤其是看大师级的“大戏”,心中那份庄重和敬畏会油然而生。
  在筹建过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巴黎和会首席谈判代表顾维均先生闻此讯后,立即表示这是一件好事,天津应该有一座像样的戏院。于是,他自愿出让自己名下当时法租界二十号路(即现哈尔滨道天增里旁)上共2700平方米的地皮,做中国大戏院的基地。当然,工商界人士筹建中国大戏院的事情,也得到了时任市长张自忠先生的支持,张先生是闻名中外的抗日爱国将军,他酷爱民族艺术尤其青睐京剧。所以,他表示当中国大戏院落成时,愿亲自为其剪彩。
  据了解,中国大戏院始建于1934年,两年后竣工。在两年的建设中,孟少臣先生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倾注关怀也像看待自己的子女那样期望长大。然而,9月19日,当中国大戏院落成那天,孟先生却因过分忙碌突然失声,主持庆典的活动只能交给马连良先生。有人发现那天孟少臣虽然说不出一句话,但他一次次悄悄抹泪,足以说明他的内心有多么激动。

  页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