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和轩

  曲艺脱开“明地”,进入剧场,这在曲艺发展史上是个转折点。然而,素称曲艺之乡的天津,最早接纳曲艺演出的场所并非剧场,而是茶社。茶社是天津曲艺早期的演出场所,后人称为杂耍园子。由于它曾和曲艺有过密切联系,我们姑且称之为曲艺茶社。
  茶社顾名思义,是饮茶之地。茶社生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天津它最初同曲艺发生联系,还是清末宣统年间的事情。 当时天津城区贸易往来频繁,水陆交通都很畅通。 茶社生意便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兴隆起来。城区有不少专供人们饮茶的楼、馆、园、社。卖茶掌柜们为了招揽茶座赚钱,相继接纳曲艺艺人来茶社演出,而曲艺进入茶社后,艺人们减少了奔波,收入也有了一定保障。这样双方互为条件,赖以生存,便有了联系。对于市民阶层的人们,到茶社品茶,还能欣赏曲艺,自然是一件饶有兴味的趣事,即使花几个钱,也乐意去坐坐。茶社生意所以到民国后仍然能兴旺的原因,就在于此。
  天津的茶社大都座落在城区,大大小小、星罗棋布。规模较大,最早接纳曲艺演出的有西南角的山泉茶社、北大关的志诚信茶楼、侯家后的义顺茶园和北门西的宝和轩茶社等。其中以宝和轩的生意最为兴隆,引人注目。
  宝和轩茶社座落在城区北门以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占有招揽茶座的有利条件。它的周围商号林立,买卖众多。 仅大商号就有北门里的“天宝”、“三义”、“恒利”、“物华楼”四家金店; 北大关附近的“乾记”、“泉乡鸿”两家茶庄和“荣昌海货店”;估衣街内驰名的“谦祥益”、“元隆”等绸缎庄和同仁堂、达仁堂药店,临街北马路上还有不少作坊、门脸、小摊小贩。买卖往来之间,宝和轩茶社是人们闲暇落脚的地方。它的北面有北运河穿旁而过。那时外地货船经常逆流进津,停泊在北大关和侯家后附近的码头。船商一旦将粮食以及干鲜果品脱手,临近的宝和轩便成了他们每来必到的娱乐场所。致使宝和轩每天接待茶客达数百人之多。
  宝和轩的掌柜姓张。此人深知曲艺对茶社生意的影响,便广邀艺人来茶社演出。当时有点名望的曲艺艺人,几乎都被邀到他那里演出过。宝和轩还为艺人们演出准备了条件。茶社可容纳二百多茶座,座席是木制的条凳和条桌。演员在座席迎面表演,由一块帷幔隔为前后场。后场供演员休息,前场是表演区。表演区由木板制成的约一米高,七、八平米的台子当作舞台。演出时,专有伙计手持“活单”(亦称折单),在座席中周旋,供茶座点“活”。行话称为“递活”。“递活”的招呼茶座是很有经验的。凭眼力他能分辨出新老茶座,经常是根据茶座的衣着、举止来揣摩茶座的心理、爱好,主动推荐曲目,让对方点“活”,然后把点出的段子告知后场,由演员演出。这样是为了避免冷场和放走茶座。演出收入是当天结帐,掌柜分三成,演员们七成。当时的演员们不分等级,按人头分份,加上演出条件不错,曲艺艺人都愿到宝和轩演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二十年代中期。
  那时天津的曲种远不如今天多样,清末民初在宝和轩演出的只有“说书”、“双簧”、“时调”和“西城板”。“说书”也叫“大书”。虽然它的历史较早,但是由于当时还没有划入曲艺门类,所以在曲艺“花场”演出中还不多见。“说书”的段子多是“三国”、“水浒”之类的历史故事。“双簧”都是小段,大部分出自艺人的即兴创作,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垫活,后使正活,一人扮“前脸”,一人当“后脸”,内容均是些滑稽、逗哏的趣事,表演的时间决定于场次的松紧,可长可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可演半个小时。当时比较有影响的双簧艺人有:皮恩荣、韩鸿彬、姚文彬、孟吉春等。“时调”和“西城板”均是天津的古老曲种。民国初年在宝和轩唱时调颇有影响的是一位天津城西人,姓韩。由于他排行第八,人称韩八爷。此人是卖菜出身,拿手的段子是《百菜名》。《百菜名》是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蔬菜的千姿百态,词句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可惜失传多年。“西城板”听起来很象时调,但比时调历史更久。表演时以天津口音自弹自唱,行腔缓慢,冗长。 这个曲种在今天的曲坛上已销声匿迹了。 当年在宝和轩最早登台唱“西城板”的是郝俊山,艺名郝黄毛,颇有观众。能和他比美的是后人李永泉。“西城板”的曲目多出自《青烈传》,象《贺龙衣》、《镖打秦尤》等段子。
  从清末到二十年代,是宝和轩茶社的兴旺时期,民国初年以后,当多种曲艺形式进入茶社,宝和轩则处在鼎盛阶段。在这段时间里,许多有名望的曲艺艺人相继在宝和轩登台。影响较大的有号称文武两家的著名京韵大鼓艺人白云鹏、刘宝全和自成一派的北京艺人张晓轩,以及刘宝全的师傅宋五。单弦有德寿山。相声有阎德山、李德锡(万人迷)、张德泉(张麻子)、郭瑞林、马德禄、周德山(周蛤蟆)。梨花大鼓有山东的王三妞等。他们的拿手段子脍炙人口,受人喜爱。
  宝和轩后来的经理是桑振奎。在三十年代宝和轩的台柱子是林红玉,后来章翠凤也红在这里。故当时有“一红一翠”之说。约到三十年代后期,宝和轩才停业。当年的宝和轩遗址今天已变成居民住宅,一些轶闻也已经过去六、七十年了,但在天津的曲艺发展史上,对于宝和轩茶社是应该书上一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