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时调是天津独有的曲种。清代,随着漕运和天津城市的发展,各地的民歌小调纷纷流入天津,它们以及天津土生土长的[老鸳鸯调]、[新鸳鸯调]、[靠山调]及[大数子],清代被统称为时新小曲,后来又被统称为时调。
  建国前,特别是清末民初,时调深受船工、搬运工、理发匠、车夫等天津劳动群众的喜爱,因此票房林立。每逢盂兰盆节、罗祖(理发业祖师)诞辰等节日,各票房竞相演唱,争强斗胜。由于群众欢迎,时调得以进入“明地”(含小席棚子)演唱,以演唱时调为主的艺人出现了。后来,时调进入了妓院。妓女纷纷学唱,以之为伴身技艺。经过她们及其弦师的加工,时调的唱腔、板式逐步规范并发展了,反映妓女生活的曲目出现了,同时,还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唱手。 这些唱手后来多半进入了杂耍园子演唱。为了适应杂耍园子的需求,时调演员与弦师合作,注意了化庸俗为通俗,使唱腔逐步由粗放、高亢趋向华丽、婉约。
  建国后,时调音乐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靠山调]发展尤为突出。50年代初,时调演员王毓宝、弦师祁凤鸣以及词、曲作家通力合作,改编演出了 [靠山调] 《摔西瓜》,获得了成功。此后,天津的曲艺工作者,如王毓宝、祁凤鸣、马涤尘(弦师)及词、曲作家们一直坚持改革、发展[靠山调]。 经过不断努力,[靠山调] 的表现力日益增强,并已初步具有了板腔体的某些功能。伴奏音乐特别是间奏已发展成为色彩丰富、对比强烈、富有感染力的乐段。王毓宝还创造、发展了时调的润腔技巧……
  经过专业人士的加工、改造和创新,使这些来自民间的小调成为反映时代风茂、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定名为天津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