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派唱腔运用音乐节奏 、速度 、力度 、音量等各种因素以及高旋 、 低旋等各种旋法的对比与综合,形成唱腔的情绪高潮点。除了唱段的开始和结尾必有高潮外,在唱段中也有高潮。这些高潮部分的唱腔与故事情节、情绪溶为一体,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通过情绪高潮点建立全段情绪的基调
  每个书目都有一个基本的情调 ,即情绪的基调 。准确的把握住唱段的基调来设计唱腔是创腔中的关键。
  在 《剑阁闻铃》 中,唐明皇触景生情 ,用极度悲伤的情绪思念杨贵妃 。在这个唱段中最高音只到(3),一般唱腔最高音到(5)以至到(6)而最低音延伸到(1),整段唱腔在中低音区.通过几个高潮点建立起一种暗淡与忧伤的基调。
  为了进一步强化悲伤情绪 ,除高潮点以外,还使用了一个典型的悲腔贯穿在全部唱段中 。第三段的“割不断的相思割不断的情”,第四段的“却使我血泪千行似雨倾”,都用了类似唱腔。这个下句腔是传统唱腔(如刘派)起腔段的下句腔 ,并无明鲜的情绪特征。骆腔扩大了它们使用范围 ,并赋予了忧伤的情绪,像一个情绪符号一样,贯穿在全部唱段中出现七次之多。通过几个段落高潮点和典型唱腔的结合,建立了全段唱腔悲伤、思恋的基调。唱出了唐明皇的悲恸之情,也倾注了说书人的一片同情之感。
  在《卧薪尝胆》中,越王勾践战败被俘,到吴国三年苦役后被放回。君民上下奋发图强,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国富兵强战败吴国。整个唱段充满激情,节奏紧凑,旋律昂扬,唱腔多在高音区。通过几个情绪高潮点,显示了红火、热烈、昂扬的基调。
  第一段结尾的高潮点。先是用散句唱出激昂的音调,接着用过门摧板引出铿锵有力的垛板,层层拔高登上旋律的顶峰(5),整段唱腔安排,有松有紧,疏密得当 。第三段结尾高潮类似第一段,第六段结尾高潮与第一段遥相呼应。最后高潮段唱腔,唱腔布局类似第一段高潮。先是散句前的过门,由慢渐快积蓄力量,进而散句唱出最高音(6),接着是有力的短垛句并用同音重复式小过门填充加力 。然后是三个长垛句,最后用一字一音进行曲似的歌腔放大引向高潮。可谓淋漓酣畅,曲畅,意深。
  (二)骆派情绪高潮的表现手法
  骆腔每个唱段都有十分明显的情绪高潮,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对京韵唱腔的创作定会有益。她首先从唱段的内容出发确立唱腔的基调,然后再决定用什么表现手法对情绪高潮乃至整段唱腔进行艺术处理。在设计唱腔中有时用一种主要手法,更多情况是几种表现手法同时使用。下面从节拍、节奏、速度、力度、旋法、音区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1.节拍、节奏方面:
  ①以顶代闪:京韵的基本腔(单腔)是本曲种的说书调,它的基本特征是:节奏眼起板落、多切多闪;宫调式旋律,近似口语。当骆腔进入情绪高潮部分时,唱腔一反常态节奏板起板落,一字一音,旋律起伏较大,类似进行曲似的歌腔。
  ②以垛积蓄:在唱腔高潮开始阶段,常用垛句积蓄力量。像跳远前的助跑一样,推动旋律的进展,为高潮句的出现作准备。
  ③以散放大:在整板唱腔中,进入高潮时使用散板或散句,好像影视中的放大特写镜头,用来加重唱词的分量。
  ④整散结合:是指整个高潮段的唱腔的安排而言。有整有散发挥各自不同的表现功能。在骆派中整散结合的高潮处理手法多次使用。
  2.速度、力度方面:
  ①摧板助力:是指用单音或短句过门的重复使用,在重复中逐步增加力度和速度,起板式转换的桥梁作用。这种过门是整散结合的高潮段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过门相辅:指垛句和短句间填空式的小过门。这种小过门起到持续唱腔情感的辅助作用。
  ③快板爬坡:是指用垛板在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的同时,唱腔的音区逐层提高,引向旋律顶峰。
  ④放慢拉宽:在整板唱腔的基础上,放慢速度,拉宽节奏,多在高潮部位出现。
  3.旋法、音区方面:
  ①高旋呐喊:在悲愤的唱段中,说书人的悲伤与愤恨之情交织在一起,由于较长时间处于悲伤的情绪中,在结尾高潮段情绪来不及转换,只用孤零零的一句高腔发泄心中的愤恨,好似呐喊。
  ②低旋呜咽:在忧伤感叹的唱段中,说书人用悲腔或低腔对故事中的主人公表示同情,好似呜咽。
  ③高低相衬:在高潮段中高旋与低旋同时并存,互相映衬,可以包含多层意思。
  ④逐层攀登:指唱腔从音区方面逐层上升到达顶峰,随着唱腔音区的逐步上升,造成情绪不断高涨。
  五、吸收姐妹艺术丰富京韵唱腔
  为增加京韵的表现力 , 从刘宝全那一代艺术家们就已经开始吸收姐妹艺术的音调来丰富京韵的唱腔了。如《马鞍山》中使用反二黄唱腔。在《击鼓骂曹》中吸收《夜深沉》曲牌等。
  在骆派唱腔中进一步吸收姐妹艺术溶化在京韵的唱腔中。如在《卧薪尝胆》中吸收了昆曲和河北梆子的音调;在《和氏璧》中吸收了反二黄唱腔 ;在《珠峰红旗》中吸收了单弦牌子曲唱腔 ;在《黎明的战歌》中吸收歌曲音调;在《珠峰红旗》中吸收配乐朗诵形式等等。这些在京韵中使用的戏曲和其它曲艺音调都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意境,起到京韵唱腔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编 著 者:钱国桢
                                   出  处:《艺术研究》
  【上一页】                             发表时间:1994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