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剧名曲交响音乐会”即将在天津推出,届时展现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舞剧作品的艺术盛宴将与广大音乐爱好者见面。
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 综合音乐、美术、 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自1950年欧阳予倩和舞蹈家戴爱莲,作曲家章彦等一起创作了新中国第一部芭蕾舞剧《和平鸽》、1957年作曲家张肖虎和舞蹈家李仲林、黄伯寿一起创作了新中国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以来,涌现了民族舞剧《小刀会》、《石义砍柴》、 《鱼美人》、《丝路花雨》、《铜雀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沂蒙颂》、《草原儿女》等一批深受人民喜欢的艺术精品。
为展示共和国六十年来在舞剧音乐上的成绩,在著名指挥家卞祖善、艺术史学者刘恒岳和天津交响乐团的策划下,“中国舞剧名曲交响音乐会”4月17日将在天津隆重上演。 届时,您可以欣赏到中国多部优秀舞剧作品选曲,如《白鹿原》(杨青作曲)、《精卫填海》(鲍元恺作曲)、《林黛玉》(石夫作曲)、《杨贵妃》(黄多、董葵作曲)、《伤逝》(奚其明作曲)、《玄风》(杜鸣心作曲)等。
为了满足广大听众的要求,音乐会还将隆重推出中国舞剧精品《红色娘子军》选曲(吴祖强、杜鸣心、王遇樵、施万春、戴宏威作曲)、《鱼美人》选曲(吴祖强、杜鸣心作曲),艺术家精心安排了《红色娘子军》“操练”、“琼花参军”、“快乐的女战士”、“过场”等及观众多年没有听到的舞剧《鱼美人》“拂晓”、“水草舞”、“珊瑚舞”、“婚礼”等精彩乐段。
据了解,“中国舞剧名曲交响音乐会”是重要艺术品牌“中华情”中国原创作品系列音乐会的第二场,旨在传承华夏文明,建设中华乐派。“中华情”中国原创作品系列音乐会近期还将推出我国著名作曲家石夫歌剧作品音乐会。
相关链接
“中华情”中国原创作品系列音乐会
“中华情”中国原创作品系列音乐会是由艺术家、艺术教育家、艺术史学家在天津创立的品牌性系列音乐会,音乐会以“传承华夏文明、建设中华乐派”为宗旨。
“中华乐派”是中国乐坛四位重量级音乐家赵宋光、金湘、乔建中、谢嘉幸2003年在《人民音乐》发表的《“新世纪中华乐派”四人谈》一文中提出的, 得到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关注。 为此,2006年10月中国音乐学院在京主持召开了“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国内外多学科的华人艺术学家、作曲家、艺术史学家、艺术美学家50余人出席盛会。作为会议的“成果”,天津有关方面决定举办我国作曲家作品专场,为建设中华乐派作些更加实在的努力与弘扬,为中华音乐人认同和关注的重大主题中华乐派的建设助威。
经过天津学者的精心策划,“中华情”中国原创作品系列音乐会诞生了,2007年11月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中国音乐学院、天津交响乐团、天津歌舞剧院歌剧团、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等单位联合在天津中华剧院推出了“中华情”中国原创作品系列音乐会的首场演出——著名作曲家金湘交响乐、歌剧作品音乐会,京津两地艺术家联袂为大家献上一台精彩纷呈的华夏艺术盛宴。音乐会作为“天津市学校普及高雅艺术专题音乐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关注。
天津艺术史学者刘恒岳对记者谈起音乐会的意义时,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孕育了丰富的音乐文化,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弘扬中国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对全人类音乐文化的贡献。弘扬中国音乐文化,需要中华乐人本体意识更为觉醒。”
2009-03-29
(新闻来源: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