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大沽关帝庙曾做学堂之用有了史证
“万古流芳”石碑 昭示大沽重教历史

    “如果市民有关于大沽关帝庙这段史料或可作为佐证的记忆,希望能第一时间联系博物馆工作人员,尽快将石碑缺损的文字资料补齐。”研究碑文的工作人员表示,希望通过时报向大家发起征集,如果市民有记载大沽关帝庙的相关史料,请第一时间联系博物馆工作人员,帮助博物馆一起完善这一区级文保单位的历史资料。
  日前,在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沽关帝庙北侧出土一块光绪年间的石碑,作为大沽关帝庙曾作为学堂使用的有力史证,这块石碑已被滨海新区博物馆收藏。
  昨天,记者在新区博物馆文物收藏室看到,文保部的两名工作人员正在一块碑头写着“万古流芳”的石碑前,津津有味地校正碑文。
  “雨后石碑被冲刷露头,正好被附近巡逻的保安发现,见碑文上刻有繁体字,不知道是否是历史文物,于是打电话通知了博物馆。我通过图片上的碑头就当即判断这是块有保护价值的石碑。”研究碑文的工作人员郑秋悦告诉记者,接到消息的第二天,他便和同事冒雨到现场查看,初步通过碑文上“光绪”几个字便判定这是清末时期的石碑,随后博物馆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将其运回,马上进行碑身清理、文字校对等工作。
  “通过碑文可以得知,清朝光绪年间,关帝庙就已作为学堂之用。”郑秋悦指着石碑告诉记者,这块石碑出土于大沽关帝庙北侧三米外一块废弃空地,高五尺、宽二尺一寸,共十八行,每行四十二字,正书, 部分文字已经损毁。 碑文开头写着“設立忠正義塾告示”字样。通过碑文可以得知,大沽关帝庙开塾时间为光绪元年,但是由于碑文有残损,工作人员结合之前掌握资料推断出立碑时间为光绪三年。
  “特别明确的一点就是,当时大沽关帝庙光绪年间就已经作为学堂使用。当时大沽地区虽为渔盐之乡、穷辟之地,但是十分重视教育,将盐船税的一半作为日常开支用度,另一半则用作贫寒子弟学堂资费。”郑秋悦告诉记者,大沽关帝庙作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尚没有相关史料记载,博物馆关于大沽关帝庙的考证,之前都是来自当地百姓的口述资料。虽然百姓叙述时提到民国时期大沽关帝庙已经作为学校在使用,但是一直没有追到源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作为学堂,更没有实证。“这块石碑的出土,不仅坐实了大沽关帝庙曾作为学堂之用,也明确了始于光绪元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艺术家董小庄获得荣誉奖。中国有两位艺术家获奖,创下了74年来双年展的最佳成绩。


                                    2018-09-12
                                  (新闻来源:滨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