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数字经济助600年故宫成网红

 

  “故宫+腾讯”联合创新实验室启动
  核心提示|故宫成为当前中国文化的超级IP,绝不是靠卖萌, 科技才是破壁工具!11月29日, 在北京故宫举行的“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抛出正解:“故宫数字化的探索已有20年。‘科技+文化’的有机融合,才使得更多的故宫文化走出红墙,走向大千世界,走进百姓身边和心里。”
  >>萌是市场术,融是“返老”道
  故宫给中国文化IP化打了个样
  11月28日至29日,在故宫博物院和腾讯联合举办的2017年“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上,单霁翔揭开了这个秘密。 本次论坛邀请了全球文化官员、学者、博物馆专家和科技文化企业,畅谈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的关系,探讨如何推动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共同探索以技术力量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式。
  “中国文化超级IP的头把交椅”,北京故宫稳坐了数年。 它让帝王将相脱离“严肃面孔”、 后宫佳丽学会了“撒娇耍宝”,又让皇帝的朱批变成了胶带,大臣的奏折变成了笔记本,还让无法展出的百万件国宝通过AI技术闯入公众近距视野,仿佛触手可及。
  故宫,凭什么?
  “600年历史的故宫与92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 今天已经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了。”自称“故宫看门人”的单霁翔说,科技对于博物馆而言,并不是简单的“声光电”展示手段,一定是“科技+文化”的有机融合。
  要让更多的故宫文化走出红墙,走向大千世界,就需要深度挖掘博物馆的文化数字资源,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各项科技“翅膀”,使其具备“迭代”基础。同时,深入了解人们的需求数据,有的放矢地将科技和文化对接,从而形成文化产品与市场、需求、趋势实时匹配的动态开发生态系统。
  单霁翔介绍:“美国特朗普总统这次来访,我们让他看了几个案例:一个是古书画修复,在乾隆花园有幅画,70年前故宫老员工把这幅画包了起来,现在我们要修复它。这幅画‘沉睡’了1000多年, 在计算机辅助下,我们用了3个月把它拼起来,用了3年多修复它,现在起死回生了。今天,它已具备搭上多种载体的可能(纸质、瓶体、网络动画等), 形成极为丰富供世人鉴赏的文化产品。”
  这就是文化+科技的力量。去年,腾讯创新大赛就曾引导年轻参赛选手用故宫的IP制作表情包。 而今年,在腾讯游戏产业中,《天天爱消除》这个网络游戏还原了金水桥、太和门等故宫景观。《王者荣耀》中80%的应用, 也都是基于中国的传统人物原型设定的,霸王别姬也被制作成游戏中的皮肤,让玩家不仅能够感受到故宫的美而且能够跟着游戏探索了解中国的历史故事。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另透露,最近,腾讯推出了一个名为TSR的超分辨率技术,通过AI识别和还原,让用户无须下载原图就能欣赏到高清图片。未来,用户用手机就可以轻松浏览《千里江山图》这样的巨幅图画,乃至可以让用户戴上AI眼镜就能触手可及。而今年秋季,该图在故宫展出时的日均观赏人次是数千,日日都排长龙。
  >>“互联网+”已是过去式数字经济扑面而来
  “互联网+”已是过去式,请从数字经济读懂未来中国。
  12月4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期间, 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以下称蓝皮书)指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58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达30.3%。
  什么是数字经济?它与热门的“互联网+”概念有何区别?
  “2015年诞生的互联网+,是‘抓手’;2016年诞生的分享经济,是发展过程;而今的数字经济则是终极目标, 与‘中国制造2025’大方略契合。”这是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当天会议上抛出的观点。
  他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直观表现,是各个行业全面开启数字化发展,从研发、设计、生产到终端服务生成全链路的数字基础。而后,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设施的处理,不断校准产品或服务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数字文化产业,无疑是中国数字经济的主脉产业之一。
  不只是故宫,当前国内教育领域与数字经济的接轨,也已经走在了全球前列。
  “为何中国教师在网上输出一节课,可以赚到那么多钱?”罗辑思维&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说, 这是今年美国道琼斯出版集团高管向其提出的问题,美国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他的回答是,知识从来都是需要付费的,有学费、有书本费。但换个角度看,北大教授能够给考不上北大的学子或一般公众直接授课,与用户在既往学习模式下所需支付的时间、金钱、机会等综合成本相比,这不仅是“零门槛”,而且是极低廉的价格。
  “数字化教育,绝不是只将北大教授上课的录像放在网上,而是,基于大数据对线下需求的捕捉,明确目标客户群,转而向北大教授反向定制课程(教育产品)。”罗振宇说, 产品标准只有一个, 北大教授的课要让高中生、同领域爱好者能听懂、管用。
  (上接A02版)好未来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邦鑫与此观点相同。他称,数字经济带给中国教育市场的革命是, 未来不会再出现“求学难”。中国人口众多,优秀教育资源分配紧张是顽疾,但通过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未来国内将分为“授课型”、“辅导型”两类教师。前者,全球数一数二的名师,负责通过互联网同时给百万、千万名学生授课;后者, 只需负责照料好真实课堂场景中的二三十名学生的学习进度。“这不仅能极大降低国内对名校、名师的依赖,更将使全球大文化产生深刻变革,比如,全球某名画艺术家、某小提琴演奏家,故宫文物修复师,都可以在网上授课了。”
  科技不仅创造出新的文化创作形式,也使得历史文化资产得以更好的传播和分享。比如,从卢浮宫到故宫,全球几乎所有博物馆都在拥抱数字化。
  “我们正处在科技爆发的时代,各项科学技术都在迅猛取得突破,这些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会越来越深远。”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在论坛上称,科技的发达也会带来文化的繁荣,因为科技的力量将会对文化产生全方位的促进。
  程武还提出了新文化复兴的腾讯方案, 他表示, 腾讯将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 , 用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和大众化。“这些能力和技术我们都将开放,与故宫、长城、敦煌以及更多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其他的文化艺术机构共享,我们将提供一整套文化资源数字化与活化的解决方案,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连接器与转化器。”
                              2017-12-12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