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一次成功的国情国力大盘点

 

  4月7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正式发布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和数据公告,这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国性普查工作获得圆满成功!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成功实施,再一次充分证明了中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并完成巨大工程的制度优势。中国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是文物资源大国,可移动文物资源总量庞大,收藏体系多元,文物类型多样,数量快速增长。要实现国有单位全覆盖,认定、采集、登录、审核海量信息,普查任务非常繁重。搞好普查,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可行的普查方案,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筹备足够的物力财力,组织和培训庞大的普查专业队伍,还需要协调各行业领域做好政策和规章保障。
  2012年普查启动。5年时间里, 中央各相关部门、各地各级政府密切配合,各负其责,较好地执行了分工协作的原则;普查队伍勤奋工作,一丝不苟,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为国普查的奉献精神。在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密切配合下,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顺利推进,高质量完成任务,普查成果如期发布。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国力大盘点。 普查基本摸清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 分布和保存状况;新发现一批重要文物; 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和文物身份证制度; 健全国家文物资源调查管理机制;全面夯实我国文物基础工作;初步建立可移动文物社会服务和共享机制。普查成果将为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政府决策发挥重要作用。
  普查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普查的成果,进一步落实保护责任,提升保护能力;建立涵盖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文物登录制度;加强文物资源管理,创新资源利用手段,促进文物资源活起来,发挥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作用。
                                2017-04-23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