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著名学者李零先生为“名师教室”带来精彩讲座

更多图片>>
 

  11月16、17日,著名学者李零先生应天津文博院邀请为“名师教室”学员带来了两场学术讲座,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等文博单位近百名专业人员聆听了此次讲座。
  李零先生1977年进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参加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张政烺先生。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李零先生涉猎的学术领域极为广泛,其自述重心在“三古”,即考古、古文字、古文献,其代表性学术成果有:《入山与出塞》(考古学论文集)、《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孙子古本研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战国鸟书箴铭考释》、 《楚帛书研究(十一种)》、《待兔轩文存·说文卷》等二十余种。李零先生是当今学术界能够熟练地将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在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和文化诸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入研究的优秀学者之一。
  此次讲座李零先生分别以《说龙——兼及饕餮纹》和《图说瑞兽和中国艺术中的狮虎形象》为题,运用大量的图片和古文献、古文字资料进行了精彩的演绎。《说龙——兼及饕餮纹》一讲,从古代词语中龙是什么概念讲起,追溯“龙”这一中国独有的政治文化符号在自然界的形象来源(蜥蜴、鳄鱼),以及古代青铜器、玉器、古文字中龙的造型演变,并对学术界存在较多争议的饕餮纹与兽面纹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图说瑞兽和中国艺术中的狮虎形象》一讲,首先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对比了中西瑞兽的差异,并阐释其背后存在的文化渊源。随后以狮虎为例,用动物形象来研究文化传播。狮子作为一种外来的动物,人们对它了解是十分有限的,只能借助老虎这种本土动物来解释狮子。李零先生从狮子输入中国的途径、石刻艺术中的狮子和翼狮(天禄、辟邪)、 佛教艺术中的狮子、 魏晋隋唐以来狮子的卷发和狗化以及清代标准化的狮子形象,简述了狮子传入中国并经过改造扎根中国的过程。最后,李零先生对古代艺术中老虎的形象演变进行了介绍。这两讲充分体现了李零先生的国际视野和独特的关注点及研究取向, 他由考古遗物遗迹入手, 结合历史学、艺术史与古文献学,或探究其渊源流变, 或寻绎外来文化与古代中国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使学员感受到其在考古与艺术史之间自如游走的魅力。“名师教室”系列学术讲座是天津市文广局青年文博人才培养工程“名师教室”的教学安排,每年邀请10余位著名学者或优秀博物馆专家为“名师教室”学员作20场学术报告,意在通过这些讲座,使学员们在跟随各自导师进行专业方向学习的同时,拓宽学术视野,了解文物博物行业的最新专业发展趋势。


                                  2016-11-28
                            (新闻来源:天津文博院 信息员:刘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