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对国际海底区域的科考活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成功组织了40余个航次的调查,开展了大量深海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获取了大量宝贵的大洋样品,这些调查为我国在国际海底申请矿区奠定了基础。
此次国家海洋博物馆入藏的大洋样品包括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热液硫化物、玄武岩和表层沉积物等。其中,富钴结壳样品由大洋一号调查船于2005年采于中太平洋海山, 因极高的钴含量得名, 其资源利用远景巨大,是潜在的海底战略资源;多金属硫化物样品由大洋一号调查船于2005年采于西南印度洋中脊,是海底热液活动的产物,主要出现于2000多米深的大洋中脊和断裂活动带,即俗称的“海底黑烟囱”。其对研究海洋地质和海洋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大洋样品大多来自于资源热点海区和科研热点海区,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资源评价价值,是国家海洋博物馆展示中国大洋资源环境调查与深海勘察成果的重要实物展品。
2016-11-03
(新闻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