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21日,我国著名美术史论专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先生应天津文博院邀请为第三期“名师教室”全体学员带来了两场学术讲座,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等文博单位数十名专业人员聆听了此次讲座。
范景中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美术史、美术史学史、中西美术交流史,以及相关人文学科的研究工作,着重于把美术史的研究与人文科学研究相结合,成果丰硕。其有关美术史、美术史学史方面的研究,在国内独具特色。 译著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银奖、 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译著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曾获潘天寿美术理论贡献奖、英国伦敦大学瓦尔堡研究院伊拉斯莫斯研究基金奖等。
范景中先生第一讲《沃尔夫林的形式主义及其对中国美术史的影响》,为我们详细讲述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美术史发展过程和西方艺术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海因里希·沃尔夫林的五对概念,介绍了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这一美术史学上的著作及诸多西方美术史专家对中国美术史的影响。第二讲《图像学的方法及其实践》,以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春》、中国古代的《雷峰塔经》、(清)辛璁的《渌杨春影》、(清)黄震的《灵岩读书图》四个具体实例阐述了图像学解释的三个层次和图像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颇具实用性。范景中先生以学者的高度和国际的视野为听者打开了一扇窗,用坚实的理论基础,细腻透彻地分析了中外美术史、艺术史及图像学的方法及其实践,为我们讲授知识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治学之路。
至此, 第三期“名师教室”2016年下半年系列学术讲座正式拉开帷幕。 11月下旬天津文博院还将邀请北京大学李零教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许宏研究员、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浙江省博物馆王宣艳副研究员,四位著名学者和2015年度全国十大精品展总策展人来津为“名师教室”学员作学术报告。
2016-10-25
(新闻来源:天津文博院 信息员: 刘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