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筒,是元末明初对大型火铳的称呼,因为它的炮口像碗,也称碗口炮。记者从国家海洋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了解到,明洪武五年鹰扬卫大炮筒日前入藏海博馆,将在明年开馆后同公众见面。
据介绍,“鹰扬卫”是明太祖朱元璋创建禁卫军、确立兵制体系时所设。在明代众多史籍和出土文物中,都提到了鹰扬卫的名字。据明代官修史书《明实录》记载:“洪武九年八月,迁鹰扬卫指挥同知刘成为海州卫指挥同知。”海州就是现在的连云港,是明代的海防重镇。1374年,倭寇袭击海州,当时的守将何达率兵英勇抵抗,杀敌24人。在激烈战斗中,作为守城利器的大炮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此外,鹰扬卫也与郑和下西洋史迹有关。南京市博物馆馆藏的一块墓志铭中提到:“南京鹰扬卫指挥使陈君暹, 承袭父亲随郑和下西洋的功劳,升鹰扬卫指挥使”。 鹰扬卫大炮筒,是目前所仅见的明代鹰扬卫实物。
通过《明实录》和相关墓志铭的记载可以知道,无论是在炮火连天的城头,还在是波涛汹涌的巨船上,大炮筒都是明军将士克敌制胜的好帮手。等到2017年国家海洋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之际,我们可以相约来此一睹这件大炮筒的风采。
2016-10-24
(新闻来源:津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