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天,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主办的“创客@图书馆——‘我与中华古籍’创客大赛”全国巡展在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一层拉开帷幕。
展览由“图书馆与创客空间”“图书馆与古籍元素”“古籍元素与创意设计”三个单元组成,呼应了本届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体现了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工作在新时期的方向。
“我与中华古籍”创客大赛活动于今年3月15日正式启动, 共分为创意元素征集和大赛两个主环节。大赛共设置平面创意、产品创意、多媒体创意和其他创意等四个竞赛单元,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各高校设计院系的师生和文创企业的专业设计师提交了设计作品。设计人员围绕各古籍收藏机构的经典古籍元素,衍生出了服装、灯具、文具、餐具、玩具等文化创意产品,作品题材多样,创意妙趣无穷,体现了古典文化与创客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古籍“活化”的重要实践活动。本项赛事辐射图书馆界、收藏界、创意设计界等多个领域,参与广泛,在全国图书馆界尚属首次,对于各地图书馆开展后续文化创意活动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主办方遴选了大赛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全国巡展,其中也包括了天津图书馆报送的古籍创意文具系列作品。天津图书馆在此次大赛中共申报创意作品图片52张,包含古籍装帧作品、仿古相册、礼品盒、书签与笔记本等,作品的灵感与创意,多是天津图书馆员工在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展现了他们对古籍保护工作的热爱与执著。
据悉,该展览还将陆续在福建、广东、江西、新疆、海南、陕西、辽宁、江苏、河北、内蒙古、安徽、吉林等地的100多个图书馆展出。
又讯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近距离地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了解传统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手法,天津美术馆倾力打造的“寻艺天津· 匠心美学——民间艺术沙龙”已在该馆二层休闲区开启,将为市民带来12场丰富多彩的活动,第一场活动今天举行,泥人张彩塑、风筝魏、杨柳青年画、刻瓷、雕塑、珠宝艺术、石雕、根雕、剪纸、结艺、木板烙画等传承人将陆续与市民互动,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民间艺术沙龙活动将从6月持续到11月,隔周周六上午与大家见面,美术馆将邀请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亲临现场,与大家分享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讲解传统艺术的创作技法,为爱好民间艺术的市民和民间艺术家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第一场沙龙活动今天举行,由吕敏谈“传统美学中国结艺”,7月9日由魏国秋谈“老玩意新活力——风筝魏”,7月23日由霍庆顺谈“画韵年丰——杨柳青年画”,8月6日由张宗泽谈“变废为宝的艺术——根雕”,8月20日由张如良谈“燃烧的艺术——木板烙画”,9月3日由吴龙元谈“瓷器上的刺绣——刻瓷”,9月17日由郝桂芬谈“方寸之间剪出艺术人生”,10月1日由于刚谈“百年传统老手艺——景泰蓝画”,10月15日由赵盛兴谈“石头的生命”,10月29日由刘鑫谈“雕塑中的永恒之美”,11月12日由逯彤谈“‘泥人张’的彩塑神韵”,11月26日由王鹏谈“遇见艺术珠宝”。
2016-06-12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