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天津文博院组织的2016年上半年“名师教室”系列学术讲座正式开讲。 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先生在天津博物馆为“名师教室”全体学员带来首场学术讲座。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文物管理中心等文博单位近百名专业人员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信立祥先生曾任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及馆学术委会会委员、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 国家文物局派驻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长期从事秦汉考古研究。 对汉画像石以及汉画像砖、 汉壁画进行了综合研究。主要著作有:《汉代画像石の研究》(1996年,东京共同社)、《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中国画像石画像砖全集》、《中国出土壁画全集》等。
此次讲座,信先生以《西汉废帝海昏侯刘贺的无奈哀荣》为题,从刘贺具有传奇性的生平经历讲起,与大家分享了海昏侯汉墓阶段性考古研究成果。作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的西汉列侯墓园,海昏侯墓提供了西汉晚期列侯墓葬的标准模型。随后信立祥先生又从墓园的组成、墓葬形制、藏椁的功能区分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讲述。海昏侯墓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有不少为国内首次发现。 墓中出土的乐器、 衣笥、 武器、简牍、娱乐用具、车马、钱币、粮食、酒具等大量文物对研究当时的酎金制度、用乐制度、车舆制度、赠赙制度、籍田制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对墓主刘贺本人的生平研究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信先生的分析讲解让学员们对海昏侯墓发掘工作的科学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这种将大量考古资料与文献相结合、相印证所进行的研究,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座结束后,信先生回答了学员提出的问题。
系列学术讲座是我市文博系统“名师教室”学员在以导师讲授培养为主的同时,由天津文博院组织的必修课程, 每年安排十余讲。今年上半年共安排8讲,所邀请的均为国内文博界著名专家。 5月12日至13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先生将主讲《秦汉儿童的世界》 和《草原民族对丝绸之路交通的贡献》; 5月16日至17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尚刚先生将主讲《元代工艺美术》(上、下); 5月19日至20日, 复旦大学教授李星明先生将主讲 《唐墓壁画图像系统及其文化意涵》和《唐代山水画的形状》。
2016-04-29
(新闻来源:天津博物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