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天津邮政博物馆馆藏亮相邮展
三件文物见证“中国邮政”

     
 

  纪念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主题邮展将于20日举行,届时将有三件邮政文物首次亮相天津邮政博物馆。 17日下午,记者提前目睹了这三件文物的风采。
  这三件文物分别是清代的驿丞木枕、全泰盛民信局笔筒、恰克图驿站戳。记者看到,三件小巧玲珑的木质文物虽历经百年沧桑,却保存完好。天津邮政博物馆馆长、文史中心主任王秉成介绍,这三件文物代表邮政史上的三个不同时期,“驿丞木枕是清代道光年间驿站的用品,这个木枕曾被鸡鸣驿站里一个驿丞使用过”。
  官方的信件由驿站送,老百姓的信件就由民信局送。王秉成介绍,天津最早开设的民信局是道光元年的巨兴杜记,经理杜桂岩,地点设在北门外的小洋货街。为使巨兴杜记在天津的民信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杜桂岩及时采取措施,规定凡是巨兴杜记店员一律签订合同,以保证信誉和服务。“这个笔筒就是当时杜桂岩经理签订合同时放笔用的。”
  民国时期开辟了一条“万里邮路”,是从天津始,经北京、外蒙、新疆再向西延伸,连接西伯利亚及欧洲的一条邮路。恰克图是“万里邮路”中的一站,“恰克图驿站戳”是恰克图驿站使用的邮戳。
  本市集邮家杨鸿儒告诉记者,天津邮政博物馆筹建之初,他带着工作人员一起通过民间搜集、拍卖会购买等方式,搜罗到大批与天津邮政历史相关的邮政物品,其中就包括驿丞木枕、全泰盛民信局笔筒、恰克图驿站戳三件文物。
  杨老先生告诉记者,2010年10月正式落成的天津邮政博物馆, 藏品总数达到2000余件,珍贵文物800余件。在这些藏品中,这三件文物虽算不上最珍贵,但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这三件文物说明了我国不同时期邮政的面貌,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很不容易。它们第一次在天津邮政博物馆展出,可以让参观者更全面地认识咱们国家的邮政历史”。

                                     2016-03-20
                                   (新闻来源: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