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官方10日发布消息称,依托三座逾百年前的北大营旧址营房,沈阳在2016年修建北大营旧址陈列馆。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东北三省总督徐世昌为加强沈阳城防务, 倡导修建了北大营。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东北军北大营,遭到驻扎官兵的奋起反抗,打响抗日第一枪。
2011年, 沈阳市文保人士通过卫星定位, 发现北大营原址的东北角有3座长条房屋, 其中南侧一座长百余米、宽十余米, 保存较好。 其屋顶瓦片呈波浪形,窗户较为密集,底部发现大量清代末期的青砖。经专家鉴定为东北军北大营营房旧址。
据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介绍, “九一八事变”前 , 北大营是东北军精锐第七旅驻地。 从1926年秋到1928年春,旅长王以哲由上校升任中将,在东北军中史无前例。
1929年,北大营举办了东北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典礼,王以哲任阅兵总指挥官,参阅部队除第七旅外,还有骑兵、炮兵、 工程兵、辎重兵、空军等。第七旅的各级军官大多毕业于军事教育机构,人才济济, 为东北军其他各旅不能比拟。
王建学表示 , 沈阳北大营在中国军民的14年抗战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说明“ 九一八事变”不只是“国耻日”更是“抗战日”。应搜集资料和文物,建立群体主题雕塑,展现发生在北大营的悲壮历史,将其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6-03-15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