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换届大会在北京举行。 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张柏出席大会。 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监事、专家委员会负责人、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和第五届理事会候选人等参加大会。
张柏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回顾了2012年以来第四届理事会恪守基金会宗旨,坚持“公益性、专业性、服务性、开放性”的工作方针,融入社会、服务人民,努力拓宽筹募渠道,打造品牌项目,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为文物保护事业锐意进取的历程。
顾玉才就基金会换届工作的总体考虑、基本原则作了说明,并对换届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大会选举了第五届理事会,由12位来自文博系统、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新闻工作者、企业家等方面的人士组成,选举励小捷为理事长,董琦、李纯为副理事长。
励小捷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对第四届理事会的辛勤工作和取得成绩表示诚挚谢意。他强调,基金会要做到六个必须坚持。一是必须坚持以保护文物为根本、为主业,把主要资金、项目、人力和资源聚焦到文物保护上,全力实施好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委托的传统村落中非国有文物建筑修缮与利用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内涵与传播能力建设两个重要项目。二是必须坚持社会组织的属性和公益基金的定位,运用既不同于行政又不同于企业的理念和方式开展工作,突出社会性、公益性。三是必须坚持广开门路、多方筹募,努力增强参与文物保护的实力,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争取政府委托项目,更要突出公募基金的优势, 不断拓展募集资金渠道和规模。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慈善关怀,始终关注文物保护员、文保志愿者、文物捐赠者等为文物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各方面人士。五是必须坚持开放共享的理念,联手众多伙伴,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在合作中共享经验,凝聚共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六是必须坚持自觉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使各项工作主动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把基金会实施项目与发展经济、调整结构、促进旅游、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刘玉珠对基金会理事会换届选举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对历届理事会特别是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刘玉珠指出,新一届理事会产生恰逢其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社会文物保护利用意识显著提升,中央财政注资以委托方式助推基金会业务范围重大调整,政策允许非营利机构在保护项目中引入经营,都为基金会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他要求新一届理事会把握机遇,创新有为,在致力募集社会资金的同时,全力做好接受财政委托资助文物保护修缮项目,促进文物合理利用及价值的研究与展示传播,积极参与文博领域公共文化服务,广泛联络文物保护志愿者,努力形成文物保护全民参与、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新局面。刘玉珠对基金会今后的工作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围绕大局,服务事业。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自觉服从服务于文物事业发展大局。二是依据章程,积极作为。始终按照社会组织属性和章程开展工作,找准自身定位,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工作。 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在创新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方式和手段,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创新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四是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从社会组织的特点出发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把基金会建成制度健全、队伍精干、办事快捷、廉洁高效的工作团队。
换届大会后,第五届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章程》修改草案,研究部署了完成委托项目、加大募集资金力度、发挥理事会作用、加强自身建设等2016年重点工作。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成立于1990年,是由国家文物局发起成立并主管的全国文物系统唯一的公募基金会,担负着文物保护的重要社会责任,是文物保护队伍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基金会成立25年来,在民政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在促进文物保护、汇聚社会资金、提高保护意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6-01-31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