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南京博物院藏猴文物展开幕

     
 

  在农历猴年即将到来之际,南京博物院于1月25日举办“如意猴——南京博物院藏猴文物展”, 展期三个月。展览凭借南博丰富的馆藏资源、借助社会广博的收藏力量,呈现了品类丰富、材质众多的猴文物展。早在一年前,南博开展相关猴文物的征集,并鼓励公众广泛参与,拿出家藏的“猴宝贝”及其故事送进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次展览的文物包括绘画、邮票、 年画以及泥塑、玉雕、金属雕塑、瓷器、石雕、砖雕、 木雕、牙雕、紫砂、漆器、古籍等,内容包括马上封猴、灵猴献寿、生肖猴、戏猴图、闹天宫等。这些文物从不同侧面诠释了中国传统猴文化,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展览取名“如意猴”,让观众欣赏猴文物的精美多彩,体会猴文化的丰富底蕴之余,亦寄托了“新年如意”的祝福。
  在古代中国,猴的别称有“ 胡孙” “ 猢狲”“狙”“猱”等,有时也以相似度较高的“猿”来代替。其实猿猴有别,虽同属灵长类,但猿比猴大,无颊囊(口腔两侧颊部各有一囊,可贮藏食物,待空闲时再细嚼咽下)和尾等特征。在生物学上,猿比猴与人类更近,但在民间,一般视两者为一种动物,通称“猿猴”。猿猴群居山林,饥餐野果、渴饮溪泉、攀援嬉戏、自得其乐,古代诗人对其多有吟咏。《诗经?小雅》中猴最早见于诗者:“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其意为:不用去教(本会爬树的)猴子去爬树,就像污泥之上又去加上污泥。
  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先民就把猴子录进了象形字。“猴”本作“侯”,东汉班固所撰《白虎通义》中说:“猴,侯也, 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由于它是动物,所以加反犬旁作“猴”。 而考古发掘出土更早的猴文物,则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有夹砂红陶猴头雕像和猴形石饰件,雕刻简练,形象生动。秦汉以降,猿猴形象更多地出现于不同材质的文物上,如商代蹲而仰面的园雕玉猴、东周中山国的攀猴烛台、西汉较多出现的四猴纹铜镜、出土于甘肃武威磨盘子的东汉木雕猴,可知猴子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和喜爱。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猴子的地位也非同一般,甚至到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在我国西北地区,直到现代, 农家的炕头上仍多有用青石雕刻的 “护娃猴”,村村拴马柱头上有“避瘟猴”。一些地区码头上还流行“护航猴”,贺寿之神“抱桃猴”。此外,猴子还有“祈雨”“求子”等多种功能。
  猴与文学、体育、戏剧等传统文化关系密切。论文学,汉民族在很早就有了神猴和猴神的丰富故事。《吕氏春秋》《淮南子》《吴越春秋》等古书中,记载了很多神奇猿猴的故事。到唐代,印度文化带来了“神猴”,为“中国猴”增添了神秘色采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到明代,历经许多文人和艺人的加工创造, 由江苏淮安人吴承恩总结提炼,写成了著名神幻小说《西游记》,让神通广大、具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驰骋于天宫、东海和连云港花果山之间,至此“孙猴”完全演化为纵横古今、名扬中外的中国化“神猴”。谈体育,猴子长于模仿,又有表情,有表演才能,故古代的习武者吸取猴子灵敏机智的特长,编创了“猴拳”,通臂拳等也都吸取了猿猴的种种特点。说戏剧,早在战国时,就已出现了人与猴同堂献技的场面,汉代画像石百戏图里有猴戏形象。其后,包括耍猴在内的猴戏代有发展,受到上至权贵下至百姓的喜爱。明清以后,取材于《西游记》的猴戏大量出现,《闹天宫》《水帘洞》《铁扇公主》《三打白骨精》等戏曲突出了“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使猴子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观众的神话动物之一。
  在中华传统中,猴文化往往又和灵敏、仁爱、瑞祥、如意联系在一起。古代有公、侯、伯、子、男的封爵制,拜相封侯是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猴”便成为人们心目中吉瑞美好事物的象征。如猴子骑马,意为“马上封侯”;猴拿官印爬在枫树上,象征“封侯挂印”;大猴背小猴,含有“辈辈封侯”之意。此外还有“灵猴献瑞”“灵猴献寿”等图案和造型,皆寄寓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特别是将猴与如意或状的灵芝结合在一起,用玉、翡翠等材质雕刻成特有的摆件或挂件,成为“封侯拜相,如意吉祥”的“猴如意”。因此,今年展览取名“如意猴”,亦有此祝愿祝福之意。

                                        2016-01-28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