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周口店遗址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启动

     
 

  8月16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正式启动。当天,适逢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市院共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协议”13周年,房山区政府、北京市文物局以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领导回顾了市院共建以来周口店遗址取得的丰硕成果。
  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原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又称“猿人洞”。 从大约五六十万年起,“北京人”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到约20万年前,“北京人”的遗骨、 遗物、 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和洞外流入的泥沙等,在洞内一层又一层充填起来, 形成巨厚的堆积层(其范围东西长约140米,中部较宽,可达40米,系统发掘的堆积物厚度为40余米,共分13层)。在发掘之前,该洞穴洞顶就已坍塌, 成为堆积物上部的大角砾和岩块。猿人洞发现于1921年, 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断,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工作。几十年来,主要发掘了堆积的中段,从中发现了代表约40个“北京人”个体的近200件人类化石、近10万件石器、数层灰烬和百余种动物化石。
  为使猿人洞得到有效保护, 2009年起,根据地质病害情况和专家意见, 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对猿人洞西剖面开展保护性清理发掘工作,同时启动了猿人洞保护方案的征集、论证。在大量勘察、测量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征集、专家反复论证, 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设计方案》于2013年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国家文物局的批准。
  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本着“最小遮盖、消除隐患、融入自然”的设计原则,拟在猿人洞搭建覆盖面积3700余平方米的保护棚,保护棚南北跨度77.5米,东西跨度54.5米,最大高度达35.7米,保护棚采用空间单层网壳钢结构,以覆盖所需最小面积及高度进行体量设计,通过内外两层屋面的叠合设计隔绝雨、雪、冰雹、阳光等自然因素对遗址本体的直接作用,在对猿人洞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确保建筑设计与遗址环境相协调。工程预计于2016年底竣工,届时猿人洞保护条件将得到切实改善。
                                     2015-08-19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