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香港中文大学新成果助力文物保护

     
 

  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LSCM研发中心) 与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合作, 研发了一套应用范畴广泛的“实时环境监测传感网络系统”,首次在香港科学馆举行的“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西洋奇器─清宫科技展’”中正式使用。透过此先进系统的监测,让《万国来朝图》等大约一百二十件国宝级文物获得妥善保护。
  香港科学馆馆长陈淑文、文物修復办事处助理馆长谢志远、LSCM研发中心行政总裁黄广扬与负责软件部开发的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副教授郑进雄,昨日介绍了这套新系统。
  使用频谱讯号稳定
  与旧有的监测系统比较, 今次研发的传感器体积小巧, 透过无线操作可以二十四小时实时监控个别展柜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紫外线及移动情况。另外,一个装置能同时支援五个传感器,并能自由搭配不同的监测数据,例如:两个监测光线、两个监测湿度和一个监测光线。新系统将接收器安置于展厅顶,感应器则放置于展柜内监测文物。谢志远介绍,“这套传感网络系统创新之处是万能传感器接口,令每个无线网络节点可以同时任意连接多个不同传感器。传感器与无线网络节点分置方便我们更换监测硬件的电源,感应器使用易替换的笔芯电池。由于传感器的探头细小,即使放置于展品旁也不会阻碍观赏。”
  香港科学馆以往使用的是十多年前购自欧美的旧式监测系统,成本高昂,系统安装繁复,且功能有限。新的监测系统设有离线模式,在运输途中也能够记录监测状况,并将收集的数据,透过置于博物馆四周的路由器传送到监测中心,传输状况更加稳定。
  耐用灵活用途广泛
  这套系统由香港中文大学研究人员通过三年时间研发,他们与香港科学馆工作人员紧密合作,不断改进传感器及网络系统各个组件的设计、提升测试准确度、改善外观及用户体验,以符合博物馆的要求。陈淑文表示,“博物馆对文物监护要求严谨,这套由中大年轻学者研发的新系统可帮博物馆稳定而有效地监护文物。”
  负责软件开发的郑进雄表示:“希望这套本地开发的系统能向国际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等推广。”此外,这套监测系统同样适用于要求冷藏食品的物流运输及商业仓库管理等。由于电子商贸会是未来零售的重要模式,监测货仓上每一件商品的状况,将会是物流供应链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环,故希望此项技术能进一步产品化及促进本地商贸发展。


                                     2015-08-10
                                  (新闻来源:中国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