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抗战纪念馆“扩容” 2834件文物展出

     
 

  7日,《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展厅开幕。此次展览是在纪念抗战60周年的“伟大胜利”展览基础上,历时半年多重新布展而成。
  据抗战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展览总面积达6700平方米, 共有1170幅照片, 2834件文物, 与纪念抗战60周年时展出的900多件文物相比,增加了2倍多,其中有1500余件为首次展出。
  “东方主战场”设独立单元
  “以物证史”,抗战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重新布展,大量增加文物的原因之一,便是通过文物证明历史,而序厅部分也比之前扩大一倍规模,两侧像展开的书页,使得展厅开始和结束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整个展览共分为8个部分,42个单元,从1931年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包括了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抗战路线、日军暴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与多个国家共同作战反法西斯、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铭记历史等。
  整个展览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结尾,见到这16个字的同时,也走完了展览全程。
  据介绍,与60周年布展不同,抗战胜利70周年布展时,增加了“历史贡献”的主题,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中国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东方主战场的作用。
  为此,将展览的第五部分主题设置为“东方主战场——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此部分内容原本是散落于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展之中,经过选择整理后,独立成展览的一个部分,以体现中国战场的贡献。
  多种展陈方式带观众走入抗战历史
  在展陈方式上,除了展品、历史照片,还在部分展厅布置了相应的情景和雕塑,让观众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介绍东北抗联时,展厅内的地板为黑色,“种植”了部分白桦树,展柜内也有“白雪”陪衬展品,以体现东北地域特色。
  再例如抗战胜利部分,就将南京受降现场的桌椅搬到了展厅内,再配合铺满整面墙的历史照片,立体再现当时情景。
  此外,还有耳熟能详的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等事迹也被制作成为雕塑,配合部分视频全方位呈现战场景象。
  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展中就已使用过的“半景画”,则利用声光电原理,引领观众重温卢沟桥事变,雷电交加伴随枪声炮响,不同光线变幻展示战场硝烟,令人身临其境,仅两分半钟的展示却分外震撼。
  同样充满创意的还有第七部分,抗战胜利中的最后一个展厅, 地面铺设的是玻璃地板, 脚下的下沉空间中摆放着的是500多件从日军处缴获的战利品,寓意将一切侵略踩在脚下。
  另外,今年展览中,还散落了12封抗战家书,有的来自抗日将领,有的是普通人的日记,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还原人在战争机器下的挣扎与勇气,是铁血征战中,一抹难得的人情味儿。
  回顾
  抗战纪念馆主题展览三变迁
  落成于1987年的抗战纪念馆,主题展览经历了三次变迁,陈列面积逐步从1320平方米增加到6000多平方米。
  200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抗战馆推出了“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
  该展览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配合使用了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
  2010年,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5周年庆典,抗战馆对原“伟大胜利”展览进行了全面更新,新增文物54件(套),将文物陈列更加人性化,文物与图片、文字融为一体,并营造出格调高雅的整体环境。
  在今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抗战馆再次重新陈列“伟大胜利”展览,并将其更名为“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 以突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战场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地位。与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相比,70周年纪念展中的文物数量从900多件上升到了2834件,意在以物证史,用属于历史的内容,还历史本来面貌。
  数说
  展览总面积:6700平方米
  展品:1170幅照片,2834件文物,图标56件,珍贵抗战家书12封,历史视频12个。
  文物中有1500多件系新增文物,包括从2.5万件馆藏文物中选取,以及从中国档案馆等处复制的珍贵史料。
  展陈方式:展品、历史照片、布景、雕塑、半景画。
  展览各部分展区分布
  ●东方主战场
  主要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持续时间最长,牵制日本兵力最多,有力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
  ●日军暴行
  主要反映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的惨无人道的屠杀、迫害和摧残。
  ●中流砥柱
  主要反映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方针和一整套作战原则,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全民族抗战
  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协同作战。
  ●中国局部抗战
  主要反映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东北抗联进行抗日斗争。
  ●得道多助
  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伟大胜利
  主要反映中国人民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铭记历史
  主要反映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将以最大的决心和努力,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


                                   2015-07-13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