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建设拒绝“奇、特、怪、洋”
5个项目方案征集各方意见

 

  4月29日, 故宫博物院召开北院区建设项目方案汇报会, 就5份关于北院区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集中展示和意见征集。吴良镛、张锦秋、傅熹年、谢辰生、崔鼎九等多位建筑规划和文博界专家,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等领导参加了汇报会。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北院区建设拒绝“奇、特、怪、洋”的造型,拒绝“奇奇怪怪的建筑”形式。
  单霁翔说,一座给人们深刻文化印象的博物馆,首先应该以自己独特的建筑形象著称于世。博物馆建筑不应该是时装,不能追求“奇、特、怪、洋”。为了使博物馆建设质量得到保证,首先必须使博物馆建筑回归历史责任、回归文化特征、回归科学精神、回归社会期待。故宫博物院鼓励对“中国现代建筑”开展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希望通过北区院建设,为中国建筑师搭起一个能够设计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博物馆建筑的平台,也希望北区院能够延续故宫博物院的文化血脉,融入社会公众的生活记忆,成为经久不衰的国家文化经典。
  此次征集的北院区设计方案以“中而新”为基本指导思想,以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故宫元素为原则,体现与保持故宫博物院在世界博物馆界的地位和形象。汇报会上,参与方案设计征集的崔恺、庄惟敏、孟建民、张宇、梅洪元分别介绍了各自团队的方案。同时,故宫博物院还开辟了5个方案的专门展厅,广泛征求意见。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选址在海淀区上庄南沙河畔的西玉河。在这里有一座昔日故宫烧制琉璃建筑材料的窑厂。北院区建设项目总用地规模 62.01公顷,拟征地面积24.7公顷。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北院区最主要的功能是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旨在解决家具、地毯、巨幅绘画、卤簿仪仗等故宫博物院大型珍贵文物的保护和展示问题,也为腾退故宫博物院古建筑空间创造条件,同时将文物修复的传统技艺展示给观众。

                                   2015-05-01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