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晚清手绘台湾海陆布防图入藏国家海洋博物馆

     
 

  日前,建设中的国家海洋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又传佳音,一幅长达8.74米、宽0.45米、绘制于清代同治元年、由福建总衙监制的水墨手绘纸本“大清国台湾府海陆布防图”长卷, 经天津国拍公司不懈努力, 得以成功征集并入藏国家海洋博物馆。
  该水陆布防图卷首右下方标注“泉州潘氏文翰学舍主人珍藏,一九三零年购于广州市”,并钤有潘氏印章。全图为一字展开式,起于南部的沙马矶头山,终于北部鸡笼山旗杆石,这两处不但是台湾的重要标记,也是两端航海入台的重要标记。该图由南至北依次绘制了凤山县、赤嵌城、台湾县、诸罗县、淡水城、鸡笼城等沿线一带的重要军事部署情况,对于其中的巡检衙、演武厅、城池、碉堡、军队驻地设施、妈祖宫、城隍庙、关帝庙、社稷坛等也都详细记录。全图共绘有兵营15处,汛者15处,塘者3处,大小岛屿17座,同时对于重要地区的地理位置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标注, 如沙马矶头上有题记曰:“沙马矶头山,俗传有仙人衣红衣黑降游其上,今有生成石磴石碁(棋)盘在,凡吕宋往来船,皆以此山为指南”;台湾县题记云:“台湾县治附廓,除澎湖三十六舆,东至山五十里,西至澎湖水域四更,除水程外广五十里。南至凤山县依仁里交界十里,北至新港溪与诸罗县交界四十五里”等。
  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不断东侵,企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台湾地处福建东南,物产丰富,战略地位重要,是英法美日等列强的重要目标并多次入侵台湾。为了加强在台湾地区的海陆防卫力量,抵御外寇入侵, 并由清政府官方绘制了这幅海陆防卫详图。防卫图采用了传统的山水画形式,山石皴擦层次分明, 气势雄峻壮观,水波整齐鳞鳞,并有船行驶,兼具地图及国画功能,不仅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更具有重要的史料作用,其历史价值远远超过其艺术价值。该图的出现,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清代以来台湾地区的军事部署、海事交通、人民生活、祭祀等相关情况,更为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台湾地区享有政治和军事主权增添了又一铁证。该图能够顺利入藏国家海洋博物馆,不仅极大地增强了馆藏文物的历史底蕴,同时也将对提升我市作为中国北方重要海洋文化地区的功能产生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2015-04-03
                        (新闻来源:天津北方文创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员 张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