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平津战役纪念馆受赠坦克、火炮
7件大型装备展品春节期间与游客见面


 
59式中型坦克——中国的第一代主战坦克
63式装甲运输车——我国第一型自行设计、生产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主要用于输送步兵伴随坦克作战。
 

  近日,平津战役纪念馆兵分四路前往不同地点接受捐赠, 坦克、火炮等7件大型室外兵器展品即将落户天津,预计春节期间正式与游客见面。
  平津战役纪念馆是党中央决定在天津修建的、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广场陈列的火炮、坦克、装甲车等大型兵器布列,以及军威园内62丙型护卫艇、轰五飞机、歼五、歼六飞机等16件大型兵器展品突出了平津馆军事题材特色,烘托了浓郁的战史氛围,这些户外展品一直以来都深受社会各界游客的喜爱。
  为了更好的丰富展示内容,展现军事题材特色,发挥国防教育功能,增加看点吸引更多游客的参观热情,平津战役纪念馆在天津市政府、市文广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会同北京军区相关部门特事特办一次性划拨59式中型坦克、63C式装甲运输车、59-1式130mm加农炮、66式152mm加榴炮、81式122mm火箭炮、54-1式122mm榴弹炮、59式100mm高炮等不同种类的7件大型装备。
  59式中型坦克——中国的第一代主战坦克。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生效后,1955年11月, 中国曾从苏联获得T-54及其改进型T-54A中型坦克的样车,并决定选择T-54A进行仿制。苏联在1956年同意援助中国T-54A坦克的全套图纸和生产工艺, 于1956年4月在苏联工程师的帮助下动工建设中国国内第一家坦克制造厂——617厂。1958年底第一辆用苏联提供的配件生产的T-54A坦克下线。 至1959年,617厂已经开始生产完全独立制造的T-54A。1959年10月1日, 首批国产的32辆T-54A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大阅兵。1959年底,该型坦克正式被命名为“1959年式中型坦克”,简称59式坦克。59式坦克在诞生的年月,其水平与当时服役的如美国M48、日本61式等坦克比较, 在火力、 机动、防护三大性能方面还是比较先进的。从防护和机动性方面分析,也优于英国的逊邱伦坦克。它一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的主要装备。 具有较强的火力,较好的装甲防护和机动性能,重量较轻, 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使用维护比较方便。坦克战斗全重34吨,乘员4人,最大时速50千米,最大行程560千米。主要武器有1门59-100线膛炮(见火炮),战斗射速4发/分,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和2挺7.62毫米机枪,配有红外夜视仪可夜间驾驶 。车体首部和侧面的装甲较厚,炮塔成流线型,具有良好的抗弹能力。
  63式装甲运输车——我国第一型自行设计、生产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主要用于输送步兵伴随坦克作战。63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最初研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不同于同一时期多数中国的武器系统,不是依靠苏联援助的设计,而是自主开发。1964年开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 北方车辆厂(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618厂,既永定机械厂)曾经大量制造此车,还开发出一系列变型车型。 系列衍生车型至1990年代停产,包括衍生车型总产量近8,000辆,有中国的M113之称。截至2010年代仍有相当数量的车辆仍然在解放军现役。
  63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是简单而可靠的设计,动力舱前置,乘员舱后开门,具有克服江河障碍的浮渡能力。车壳由薄钢板焊接制成, 仅正面使用14 mm厚装甲,能阻挡7.62 mm口径武器的攻击,对12.7 mm口径武器的攻击不具防护能力。在车体前部左为驾驶员,右为机电员兼机枪手,车长位于驾驶员后面,通常由车长与驾驶两员操作,能载运13名武装士兵。唯一的自卫武器是安装在车体中心线乘员舱前面一个小舱口的一挺12.7 mm口径机枪。 传动装置为机械式。行走部分有四对单胶轮大直径负重轮,驱动轮在前,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除中国外,尚出口到许多其他国家使用。曾参与包括越战、中越战争、两伊战争与海湾战争在内的不少的战役。
  此外,59-1式130mm加农炮、 66式152mm加榴炮、81式122mm火箭炮、54-1式122mm榴弹炮、59式100mm高炮等装备曾经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的主导力量,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据平津战役纪念馆馆长王培军介绍:“此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和北京军区一次性捐赠七件大型兵器,其规模之大、品种之多在国内纪念馆里都是不多见的, 作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我们一定使用好这些兵器展品, 挖掘其内在价值,为广大观众平添一道靓丽的军事风景线。”
                                        2015-02-07
                                (新闻来源:平津战役纪念馆 信息员: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