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携手保护梯田文化遗产 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红河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10月27日至31日,由国家文物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文化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协办的红河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红河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云南省副省长高树勋以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励小捷在致辞中指出 , 中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世界遗产保护为目标, 充分考虑跟进时代与改善民生的需要, 根据《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规划》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积极而有益的尝试。他强调,在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工作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红河哈尼梯田已整体纳入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受到了最高层级的保护与管理。中国政府充分尊重遗产地哈尼族等各族人民传统,鼓励文化的多样性,让民众自发的传统和习惯成为践行遗产保护的自觉。二是加强多部门协作的原则。形成了文化、林业、农业、水利、建设、旅游等多个部门协作保护哈尼梯田的机制,协商解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展示和利用领域的重大问题。三是推动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哈尼梯田遗产地政府通过对农户进行适当补偿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耕种,颁布实施村庄民居管理办法和修缮治理导则,确保历史建筑保护、村寨有机更新,以及历史风貌保护,引导遗产地村镇理性发展。四是社区参与、惠及民生原则。遗产地社区和村民是哈尼梯田真正的创造者、使用者和传承者,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地方政府非常注意听取当地社区和村寨原住村民的各方面意见,鼓励并邀请村民参与遗产相关工作,让民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并将正确的遗产保护理念和做法推广到广大民众之中,使之成为民众自愿、自觉的行为准则。
  童明康在总结发言时表示,中国政府将严格遵照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要求和《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规划》有关规定,继续加大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力度,加强哈尼梯田相关规划管理,积极开展世界遗产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吸收各国对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升梯田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管理水平。中国政府将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有关决议要求,编制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保护状况报告,阐述中国政府在保护、管理、展示等相关工作方面的进展情况。
  此次研讨会是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7COM 8B.24决议要求召开的, 以便将在红河哈尼梯田的可持续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分享给亚洲其他面临类似挑战的遗产地,实现梯田文化景观的可持续保护、管理与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管理”、“文化景观的案例研究”、“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和“文化景观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等议题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讨论,交流了各国在梯田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保护理念和实践经验,探讨了梯田文化景观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就梯田文化景观的可持续保护、管理与发展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关于梯田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红河倡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及相关科学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印度、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南非、德国、西班牙、挪威等国和国内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参加了研讨会。

                                        2014-11-02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