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落成开放

 
 

  10月16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与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落成开放活动在北仑春晓滨海新城隆重举行。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联合国教科文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主任Ulrike Guerin,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等领导,以及来自法国、英国、越南、韩国、国内各地和台湾地区的水下考古、科技保护、古船研究、海丝研究专家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约百余人参加落成开放活动。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于2010年7月29日奠基建设, 是我国首个挂牌成立并首先落成投用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宁波基地与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合作共建,资源共享,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下考古发掘研究、出水文物修复展示、专业人员培训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并逐步打造为我国水下考古的重要平台和合作交流的学术阵地。
  顾玉才在落成仪式上高度评价了宁波在历史上的重要港口地位和宁波近几年来水陆考古并进、保护展示并举,在机构建设、人才培养、业务开展、学术交流和展示宣传诸多方面为我国的文物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他特别强调在水下考古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宁波的人才储备与业务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已然形成了“水下考古的宁波力量”,值得全国学习和推广。顾玉才说,作为我国首个挂牌成立和第一个落成投用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宁波基地与港口博物馆合作建设,这种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模式,是国家和地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又一创举,也为其他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随着宁波基地的落成投用,首次全面反映我国水下考古近三十年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的“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也同步对外开放。展览的“调查与发掘”版块共展出“南海Ⅰ号”、“南澳Ⅰ号”、“碗礁Ⅰ号”、“半洋礁Ⅰ号”、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中山舰、“小白礁Ⅰ号”等7个国家级重点水下考古项目的珍贵出水文物162件,部分文物为首次对外展出。 此外, 基地内还专门开辟有沉船修复展示室, 既是“小白礁Ⅰ号”船体保护修复的工作场所, 也是“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的一个特别展厅。
  16日下午至17日, 首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在宁波基地国际报告厅举行。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出席论坛并讲话。论坛主题为“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与会代表共提交高质量的学术论文30多篇。联合国教科文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主任Ulrike Guerin,法国国家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MichelL'hour,越南考古研究院院长宋忠信, 台湾中华水下考古学会会长臧振华,韩国国立水下文化财研究所研究室室长申熙权,英国诺丁汉大学Jon C. Henderson,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等14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内容涉及国际水下考古的发展趋势与最新成果、中国水下考古的技术创新与方法探索、水下考古的项目运作与项目管理、“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及相关问题等方面,学术氛围热烈浓郁。

                                        2014-10-21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