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理论及实践研讨会在京召开

 
 

  9月19日至20日, 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社协办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面对城镇化快速进程挑战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理论与技术探讨”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35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资质单位和高校的32位专家与100多位中青年遗产规划从业人员参加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围绕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技术、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评审中的常见问题、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标准体系框架设想等议题进行了讨论。研讨会上,陈同滨回顾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行业25年来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分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和《编制要求》公布近10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变化与行业内外的发展需求,包括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新理念,遗产数量增长、类型新增等行业发展对规划体系建设的需求,遗产保护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需求,城镇化快速推进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挑战,中国的资源与环境特色等方面展开介绍,并提出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共鸣和热议。
  讨论中,大家普遍认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概念庞大,需要建筑、城规、考古等不同专业背景人员的共同参与。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专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见解和思考。比如,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要谋求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要在规划过程中突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统筹协调;要加强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探讨,谋求文化遗产对城乡发展和人居环境做出积极贡献;规划体系要注重与相关各类规划的衔接、加强可操作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的法律法规支撑,加大垂直监督力度,建立评估机制。(具体发言内容待整理后另行刊发)
  与会者一致认为,2004年国家文物局公布实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是一部科学规范的技术性文件,在行业内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此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承担的编制要求修编工作意义重大,期待该所能够发挥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优势,在文物保护规划编制人才培养和文化遗产基础资料数据库建设以及建立专业技术与信息交流平台等方面有所突破。

                                           2014-10-07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