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天津市“一普办”协助天津市船厂开展文物登录工作

 
 
 
     
 
 
 

  2014年8月27日 ,天津市“一普办”成员来到滨海新区的天津市船厂,协助这家历史悠久的企业开展“一普”文物登录工作。
  天津市船厂的前身是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该船坞是继福建马尾船政局、上海江南船坞之后我国第三座近代船厂,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和重要军工基地。1880年,清朝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同意,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在中日甲  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与北洋水师爱国将士一道,为抵御外来侵略做出了贡献。天津市船厂的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为纪念大沽船坞建坞120周年而建,展现出大沽船坞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在“一普”工作中,清晰而符合尺寸的照片是文物登录的重要内容。天津市船厂的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既有建坞初期从国外进口的保险柜、剪板机,也有大沽船坞自主生产的马克沁重机枪,还有工人们为修理北洋水师战船用过的工具。这类文物的拍摄难度在于把握光线和选好角度,不断变换距离和方位,清晰展现文物全景。天津市“一普办”的罗漫、欧阳康等同志,与天津市船厂的同志一起,以文物拍摄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物定名、计件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文物档案,使天津市船厂的“一普”工作取得突破。
                                       2014-09-01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博物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