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 北塘人放盒子灯缅怀英魂

 
 

  上周五是中日甲午海战120年纪念日。百余年前,“高升号”运送千余名官兵,从大沽口出发, 在丰岛附近海域遭遇日本海军不宣而战,船上近千名官兵壮烈殉国,引发了中日甲午海战。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官兵来自北塘炮台的仁字营。北塘当地人民纷纷缅怀这些甲午英魂,还留传了放盒子灯的传统。昨日,渤海早报记者采访了北塘民俗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于辉,听这位老北塘人讲述120年前与甲午海战相关的北塘故事。
  作为原塘沽区政协文史办负责人,75岁的于辉十分了解与北塘炮台、大沽船坞、大沽口等塘沽著名景点相关历史故事。多年来,他和几位北塘同乡、校友一起发掘、研究历史上的高升号,并带着渤海早报记者触及那段历史。 1894年7月初,高升号抵达大沽口,进入大沽船坞检修。技师对该船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发现船只引擎马力不足。同时,驻守北塘炮台的千余名仁字营官兵接到命令,前往大沽口集结,准备登船出发。
  7月23日晚,尽管船只存在问题,可还是载着千余名官兵的高升号,从大沽口起航,驶往朝鲜。 更加不幸的是,这一切都被日本安插的内奸侦察得一清二楚。内奸黄某某在邮电局工作,窃取了高升号的情报后,报告给一名日本商人,这名日本商人随即报告给日本国内,因此日本海军对高升号内情、行踪十分了解。
  7月25日,高升号驶至丰岛附近海域时,遭到日本浪速舰袭击。全船官兵宁死不屈,以步枪还击,大部分随船沉没, 壮烈殉国。噩耗传回北塘,引起仁字营官兵的极大愤慨,纷纷请战。同时,开始以各种方式悼念遇难战友们。由大沽船坞木活技工和北塘民间艺人,共同用竹竿、芦苇扎成了高升号模型,船上坐满纸人,象征千余名官兵。在一天晚上,由仁字营首领吴育仁主持,在北塘东大营召开了追悼大会,在会上焚烧了高升号模型,以此寄托对死难官兵的哀思。
  对高升号死难官兵的缅怀余绪不绝。据说有不少北塘青年参与扎制高升号模型,从而学会了“扎彩”技术,其中有一个名叫李振生的人,在北塘开了一个“扎彩”铺,扎制出“盒子灯”。“盒子灯”用竹竿、芦苇扎成各种图案,一组组叠在一起,吊在一个木架上燃放。点燃火药捻子(俗称走鱼子) ,火药捻子一边燃烧一边层层展示不同图案。 一个“盒子灯”由4组画面组成。燃放“盒子灯”成了正月十五北塘的重大活动。如今,这项源于缅怀英魂的技艺面临失传。
                                        2014-07-28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