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列报道之二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

 
 

  位于本市红桥区芥园道和怡华路交口处的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义和团坛口遗址。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该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所以命名为“吕祖堂坛口”, 顾名思义, 吕祖堂原为供奉“纯阳吕祖(吕洞宾)”的道观。始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后多次修葺。由山门、前殿、后殿、东西厢房及五仙堂组成,砖木结构,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爆发,著名的乾字团首领曹福田率领盐山、庆云、静海县数千名义和团团民到达天津,将总坛口设在吕祖堂内, 团民们日夜在月台上练拳习武。 义和团首领刘呈祥、林黑儿和独流镇“天下第一团”首领张德成等人,经常到此处拜坛、聚会,商议抗击八国联军,指挥义和团作战。攻打紫竹林租界、攻打老龙头火车站和天津城保卫战的一些重大决策都是在这里作出的。义和团运动史上重要的文献——曹福田致各帝国主义的“战书”也是在这里拟定的。吕祖堂坛口成为天津义和团运动中最重要的遗址,也是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义和团坛口遗址。
  1986年1月1日建成天津义和团纪念馆,对外接待观众。目前,是国内唯一的反映义和团运动的纪念馆。多年来,该馆精心收集到2000余件文物,其中值得称道的是王文达等撰写的卧墙碑,嵌于廊壁,内容记载吕祖堂于清康熙、乾隆年间修缮及殿堂建筑布局的状况,今日读来犹觉珍贵。



                                       2014-05-22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