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纪念邓颖超同志诞辰110周年 音乐故事分享会在京举行
忆音容笑貌 念崇高品德

 

  今天,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 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渤海之滨的天津,她入团、入党,迈出民族复兴的步伐,那里成为她梦想开始的地方——从1913年到1925年,除中间到北京任教了一年多外,她一直在天津学习、工作、从事反帝反封建斗争,对天津和天津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称天津是她的第二故乡,她说:“我6岁到天津,生活了十来年,算是半个天津人吧!”日前,一场纪念邓颖超诞辰110周年的音乐故事分享会在京举行。会上,来自天津的普通女工杨敏也讲述了她和同事们与邓大姐结下的一段不解之缘。
  一件“贴心”的丝绵袄
  1984年7月4日,这个普通的日子对于杨敏和她的工友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天,邓颖超在天津会见了她和其他七十多名青年。
  “事情还要从1976年1月9日周总理逝世的噩耗传出时说起,”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年近七旬的杨敏依旧感慨万分,“我是天津市红桥区原服装二厂的职工, 当年周总理逝世后,我们从电视上看到了邓妈妈一人为总理守灵, 身边没有亲生子女时,心都碎了。大家谈论着, 照样布置了灵堂, 举行了追悼会,但还不能全部表达我们对总理和邓妈妈的爱。宝发理解大家,出主意说,我们是服装工人,做一件棉袄送给邓妈妈怎么样?杨明首先响应,说‘对!我们天津有句俗话,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咱就做一件棉衣送给邓妈妈,温暖她的心’。青年们开始自发地凑钱、买布料,请厂里有四十多年裁剪经验的两位老师傅帮忙, 但没有具体尺寸怎么办? 我们就看电视估量,用邓妈妈和周总理合影的照片比对。最后,青年们一针针、一线线,密密地缝进了对总理和邓妈妈的一片深情。棉袄做好了,我们又一把把地用手抓,里里外外仔细地检查,生怕有不安全的地方。”
  这是一件深灰色的春绸面中式丝绵袄,立领、有暗格,非常适合邓大姐的年纪和身份。杨敏说,衣服虽然做好了,邮寄的时候又出现了问题:“邮局对我们反复盘查,又让我们等候请示,最后他们不给邮寄,去了几家邮局,都不受理。我们没有灰心,几经周折,最后以个人的名义,寄给人民日报社,请他们代为转交到邓妈妈手中。记得棉袄里夹着杨明代表我们73名青年工人写的信,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邓妈妈, 当您穿上这件棉衣, 就会感到我们在您身边,全中国的青年都在您身边!’”据邓颖超秘书赵炜回忆,收到棉衣的邓颖超非常感动,尽管从不收礼,但她还是留下了棉衣,并给73名青年寄来了一封信和30元钱的工本费,并叮嘱我们买些书籍和学习用品。
  “这本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但邓妈妈却记在心里,总想来天津时见见我们。1984年7月4日,老人家真的来天津会见了我们这七十多名青年。”说起当时见面的情景,杨敏仍激动不已,“当80岁高龄的老妈妈要与我们一一握手,我们劝说她不要太累了,只和几个代表握手就可以了。 她却说,‘8年前,你们每个人都一针一线地为我缝过棉衣,我今天要一个一个地握你们的手表示感谢!因为你们送给我的棉衣,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温暖、极大的安慰、极大的鼓舞。我穿着这件棉衣过了几个冬天,穿着它出席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穿着它接待过许多外宾,一有机会, 我就对朋友说上几句棉衣的来历。我很骄傲,你们都是我的儿女。’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件棉衣邓妈妈很喜爱,都穿破了还舍不得丢,现在已经成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国家一级文物啦!在邓妈妈诞辰110周年之际, 邓妈妈的音容笑貌和与她交往时的情景又浮现在我们眼前。她的人格魅力,她的高尚品质,她的革命风范将永远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王铁成:点滴往事念深情
  分享会上,曾多次成功塑造周总理形象的王铁成也回忆了他与邓大姐之间的点滴往事。
  王铁成说,我塑造周总理的形象是从1977年开始的,1978年我们剧院演出话剧《报童》,邓妈妈看后还夸奖了我。从那以后,直到1991年拍摄电影《周恩来》,我们有过5次见面。 她在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了我很多关怀。每次见面,邓妈妈都会对我塑造的总理形象给予具体指导,但与她交往的过程中,尤其令我感动的还是她老人家对我的家庭和孩子给予的极大关心。记得1979年11月15日,我参加文代会闭幕期间的诗歌朗诵会,因为是在体育馆,声音很嘈杂。邓妈妈特意向我走来,我迎上去,她说:“王铁成同志,你给我写写你家庭的情况。”当时我答应下来。回来后,却有了思想斗争,孩子情况怎么写呢?写了觉得是给领导添麻烦,不写又觉得对领导不实事求是。最后,还是写了。
  仅仅半个月后,王铁成就接到了邓妈妈打来的电话。王铁成回忆道,半个月后的29日,邓妈妈来电话说:“本来还想请你再来一趟,再说一说,又怕影响你们的工作,所以就给你打个电话吧。怎么搞的,你有这么一个孩子啊,孩子现在是什么情况啊?”我说:“是先天的大脑发育不全。”她说:“哎呀,很麻烦呀。”又问:“你爱人是做什么的?你们一个月多少钱工资啊?家庭还有什么负担?”我说,本来不想和您写这些的。她说:“写是应该的,应该和我说实话。你工作那么忙,看能不能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个电话,打了三十多分钟。邓妈妈问得很细致。一个星期之后,她又让赵炜给我打电话,问:“带孩子看病了没有?”我说:“已经看过了,让老人家别为我的事这么操心了。孩子就是后天训练,多注意,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药物治疗。”赵炜说:“不行,老人家对谁都这样。她要是关心一件事情,她一定要关心到底。你一定要把结果搞出来。老人家已经给你去儿童医院找了他们领导了,要给你的儿子看病。你定好时间,告诉我。”我赶紧说:“那就哪天都行。”就这样,给孩子定好了看病的时间。后来找个机会,我当面向邓妈妈道谢。她说:“不用谢!恩来生病期间,我们认识了一些大夫。这样的话对你不是有所帮助嘛。”
  王铁成感慨地说,从与邓妈妈的交往中,我的体会是受益匪浅的。第一,无论做出什么样的成绩,绝对不能骄傲自满,骄傲自满是很害人的。当然,我没有这样做,我的愿望就是怎样把周总理的形象演准确,但这也恰恰说明邓妈妈对年轻人的关心和爱护。第二,知道我家庭情况后,通过我们剧院,对我家庭、孩子给予关怀,解决了孩子没人管的问题。这些都是我铭记在心的事。这些年的生活里,都有邓妈妈榜样的形象留在我的头脑中,她是令人尊重的前辈,她使我的生活、工作、学习,像有了灵魂似的。没有这个灵魂,就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会影响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所以,我觉得人在精神上是不能空虚的,是应该有形象的。我把和邓妈妈的合影摆放在家中,和我父母的照片摆在一起。望着和邓妈妈的合影,我时常会羡慕在她身边工作的同志们,自己要是处于他们的位置,在每天的工作中能够得到一些教育,每天都能完善自己的人格,那该多好。


                                          2014-02-04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