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辽宁“南金书院“乾隆年间始建 选址金州文庙

 

  赫赫有名的“南金书院”, 曾使金州因它成为辽南地区的文化中心。 历经200多年的岁月沧桑、 风云变幻,“南金书院”在育人的历史舞台上扮演过不同的角色,尤其在一些老大连人的记忆里“南金书院”有两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近日,记者从市档案局找到了答案。
  始建于1773年的南金书院,优秀学生有奖学金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宁海县知县雅尔善,率诸绅士捐资创建南金书院,选址于金州文庙(孔庙)学宫内。
  南金书院设立之初,官府拨学田一千亩,岁银七十两作为办学经费,地方人士亦多有捐输。嘉庆二十年(1815年)改为明伦堂,书院遂废。据《南金书院记》碑文记载,同治八年(1869年),金州文武官员联合地方商贾士绅,募集捐款,重建南金书院,延续国学教育之脉。
  据《金县志》载,南金书院就读者除生员(秀才)外, 还有文童(童生)。授课以讲学为主, 考课以八股文为主。兼试策问、表章、判词或个人专长等科目。每月初二由学官(教谕、训导) 出题考试,称“官课”; 十六日由书院老师出题考试,称“斋课”。官课成绩优异者,除书院发给“膏火费”(学生生活补贴)外,还由官府给予同等数额的奖学金。
  据史料记载,自1734年金州设立宁海县学开始,至1894年甲午战争停学为止,160年间,宁海县学、金州厅学(包括南金书院)先后培养进士10人,文武举人44人、各类贡生、生员219人。
  二十世纪初南金书院成奴化教育场所
  光绪二十二年 (1896年)起,南金书院逐渐恢复,但仅仅4年,就被强占金州城的沙俄拆除房舍。传承传统国学教育的南金书院从此消失在历史的浩瀚烟波之中。1900年,沙俄用南金书院拆下来的材料,在金州城东门外建成俄清学校,是一处俄式建筑。1904年年底,日俄酣战期间,金州当地商绅在俄清学校旧址成立民立小学堂,定名为“南金书院民立小学堂”。然而,好景不长,这个“南金书院”很快成为侵略者粉墨登场的舞台。
  1906年,日本殖民当局对南金书院民立小学堂进行校舍扩建,改为官立学堂,更名为“关东州公学堂南金书院”。南金书院成为日本殖民当局进行奴化教育的场所。学生们除了日语训练,还要进行军训和“勤劳奉仕”(劳动)。1944年,“关东州公学堂南金书院”改名为“金州公学校南金书院”,更加强化以培养“归顺于皇国之道”的“关东州人”为目的的殖民地奴化教育。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只知“关东州人”、“满洲人”,而不知自己是中国人。
  虽然都叫“南金书院”,但本质上截然不同。这也就是老大连人说南金书院有两个的原因。前一个南金书院是大连的骄傲,而后一个南金书院则是大连的痛楚。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公学堂南金书院成为苏军兵营, 195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至今一直为部队用房。

                                      2013-12-15
                                     (新闻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