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本市发掘大面积商周战国时期遗址
歇马台遗址考古出土陶器

 

  记者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本市从4月开始的歇马台遗址考古发掘目前三个发掘区共发掘面积2425平方米,发掘各类遗址单位70处,其中水井4口、灰沟4条、灰坑35座、墓葬27座。本次考古发掘是考古部门首次对该遗址进行的大面积揭露,也是本市发掘面积较大的商、周、战国时期遗址之一。
  早在1984年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前身)曾对歇马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今年发掘的遗址内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陶制炊具较多。陶质有红陶、灰陶、夹砂红陶、灰夹砂陶,黑陶及夹蚌屑的红陶;可辨识的器形有鬲、罐、壶、盆、瓮、甗、豆、网坠和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器表饰绳纹较多,素面陶较少,另有少量的旋纹、划纹、戳印纹和附加堆纹等纹饰的陶片。
  此次发掘出土的考古标本,对于研究本市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演变过程、了解燕山南北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据专家介绍,歇马台遗址的发掘为天津地区的年代学序列与地区发展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2013-07-26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