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传承文化经典 引领时尚前沿
——“利顺德大饭店150周年历史文化精髓”座谈会摘要

 

  日前, 天津旅游集团举办了“利顺德大饭店150周年历史文化精髓”座谈会。我市专家学者、相关部门管理者围绕利顺德独特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讨。市旅游集团总经理赵阔江在主持座谈会时指出,利顺德大饭店不仅是天津,也是全国酒店业的典范,深入研究其生存、发展与文化内涵的规律,进一步明确利顺德的发展方向、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使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和城市服务功能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无愧于“华夏第一店”的称号。我们将座谈会的部分发言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弘扬光大利顺德历史文化品牌
  天津旅游集团董事长 张大为

  始建于1863年的利顺德大饭店走过了150年的风雨历程。 利顺德与中国近代史同步演进交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和缩影,又是天津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既是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的经典和城市人文地标,又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华老字号”殊荣;既有“华夏第一店”之美称,又享“世界酒店瑰宝”之赞誉。2010年完成史上最大规模改造提升之后,加盟喜达屋“豪华精选”世界奢华型酒店品牌,以更加炫目的古典和时尚光环赢得了中外各界人士的青睐。
  历史文化资源是利顺德的核心价值和发展根基,打造国内外独树一帜的遗产型酒店是利顺德的定位目标和不懈追求。历经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变迁,利顺德至今沿袭着百年前的老地址、老建筑和老字号。在老楼内辟建了中国第一家酒店博物馆,融利顺德历史文化、 建筑文化、名人文化、餐饮文化及企业文化于一体, 营造出可零距离触摸、深度体验历史文化的独特文博景观。 利顺德还开辟了中山套房、胡佛套房、 班禅纪念室等各具特色的名人景点房和风味迥异的名人餐厅,让客人体验“吞吐近代历史,咀嚼中西文化”的超值享受。此外,以利顺德为题材的书画影视等文化艺术衍生品相继推出,大大提升了利顺德历史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利顺德也因此在更高层次上成为驰名海内外的高端政商活动中心、中外交流的平台、文化享受的殿堂、时尚生活的创造者和“近代中国看天津”的展示基地。
  利顺德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秉承“开放变革、唯新唯特、中外交融、利顺以德”的发展理念,引进和融入喜达屋“豪华精选”品牌先进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续写利顺德引领时代潮流的新篇章。
  利顺德“住”着一部近代史
  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 航鹰

  即使不算1863年(清同治二年)英国人殷森德创建“泥屋饭店”的前世缘起,利顺德饭店自1886年就有了自己的大名,至今也有127年历史了。
  19世纪尚处人类还未发明飞机的“舶来”时代,外国人想要到中国皇城大多乘坐海轮抵大沽口登岸。闭关锁国的清王朝不愿意让“洋夷”进京打扰,凡是来华的外交使团或外国人一律先在天津“候旨进京”,得逗留很长时间。
  利顺德的经营者及其职员多为西方人,这里当然是外国人云集之处了。再加上主管外交的李鸿章坐镇天津20多年,天津便成为清政府的外交前沿。20多个国家曾在天津设立领事馆,先后有英、美、德、日、加等国驻津领事馆筹备期选在利顺德办公。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的许多外交活动也首选利顺德,所以利顺德堪称中国首家“外交饭店”。
  一座饭店的魅力不在于其建筑的装修是否豪华,而在于其有无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座饭店若是能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联,与重大历史风云相系,那它的“文化软件”就称得上旷世奇珍了。随着人类城镇化进程,林林总总的饭店旅舍多如牛毛,利顺德鹤立鸡群闪闪夺目的原因,是因为它的一方天空缀满了令同行们望尘莫及的昨夜星辰重量级历史名人的身影,李鸿章、袁世凯及北洋时期的总统总理总长们,后来成为美国第31任总统的胡佛,逊帝溥仪、京剧大师梅兰芳,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周恩来、班禅额尔德尼……
  利顺德有一座百年老门旋转不停,犹如一部翻阅不尽的史书,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从这里开启,一位又一位历史名人从这里进进出出……
  文化高地与传播富矿
  天津文史馆馆员 张春生

  时间久了有历史,名人涌来有故事,传闻多了有情节,社会聚焦有背景。一句话,积淀形成厚重,厚重孕育文化,文化产生创作矿脉,也就成为艺术品的资源。天津利顺德饭店就是这样的文化资源,形成“利顺德文化现象”,并以此而凸显它是近代百年看天津的窗口和名片。
  作为“文化现象”的利顺德饭店自身就有着承载一方水土的优势。首先,从建设之始利顺德就具有集聚性,把中外文化碰撞和天津近代城建扭结在一起,并开始了西风东渐的足迹。其次,正是其引领了某种风尚,社会达人你来我往,利顺德成为一座折射中国百年代表性人物足迹的舞台。再次,利顺德的积淀与发展本身就是天津乃至全国旅店餐饮业的缩影。利顺德不仅以其建筑载体更以其人文资源,成为一座文化富矿。利顺德不仅仅是文化的凸点,还是文化的凝聚与派生。她有自身的文化形态,更有文化的发展与衍生。
  她是城市的晶莹,也是社会历史的绚丽,因此也是文化的高地。她是创作的深井,汩汩的清水滋润了上百部文学艺术作品,伴随中国电影百年、电视半个世纪;她是文化的一个代表,甚至可以说凡反映天津和中国近代的城市历史剧、社会生活剧,都有利顺德的身影和利顺德的文化信息。她投影的是中国近代百年风云、百年名人、百年生活的脚步和年轮。
  一座饭店和文化有着如此的关联,使她的历史足够厚重,也使她的文化内涵与外延能展示时代风骚,能表达社会风云,能集聚城市气场。 利顺德文化是以自身的凭海临风, 推动了天津这座城市在都市风流里的浪涌潮汐。利顺德是历史,是故事,是文化,更是文化传播的基石。围绕着她有读不尽的书,看不完的影视,娓娓道来的百味人生和千姿世态。要不断保护和开掘利顺德文化,让厚重的利顺德在文化传播中更加厚重。
  利顺德:时尚生活的领跑者
  天津社科院研究员 刘海岩

  19世纪上半叶, 执美国饭店业牛耳的纽约Astor House Hotel,是美国时尚生活的先驱。19世纪下半叶,维多利亚道上的Astor House Hotel——利顺德饭店,是近代天津时尚生活的领跑者。
  利顺德是引进西式生活方式的窗口。西餐最早从这里传入。饭店率先加入世界旅游饭店评判体系,定期有欧洲顶级美食家前来监督考察评定。
  利顺德成为中外社会高层的社交场, 各种聚会饮宴每日不断。 中外名流、 巨商大班, 都是利顺德饭店的常客。到利顺德,享受西餐美食, 交往上流社会,成为城市的一种时尚。 20世纪初,天津成为世界知名城市,列入“库克世界旅游指南”名录,各国游客纷至沓来。利顺德饭店纳入世界旅游饭店体系,专门出版供国际游客使用的旅游指南和旅游地图,被称为“远东第一饭店”。
  一流的宾馆饭店,也是城市时尚生活的倡导者。20世纪的利顺德饭店成为传播世界文化艺术的舞台。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高里克利、蜚声世界乐坛的小提琴大师海菲兹、俄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等,都曾在利顺德饭店住宿演出,利顺德成为展示世界艺术的殿堂。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利顺德就经常举办“时装赛艳”大会。中外社会上层名媛贵妇自制服装,上台展示,成为时尚文化活动。刚刚出现的职业时装模特,也同时上台表演时装秀,展示各国时髦服装。利顺德饭店成为倡导时尚生活的舞台。
  天津城市发展历史的陪伴与见证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 白长虹

  对中国而言,利顺德代表的是闻名遐迩、历史悠久的政务、商务、旅游涉外饭店;对天津而言,利顺德更是近代中国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天津城市发展历史的忠实陪伴者。利顺德大饭店无疑是天津的地标之一, 而这一地标并不似鸟巢之于北京、东方明珠之于上海那般从建筑视觉上给人强烈的刺激,利顺德的地标价值更体现在它重大的历史意义、独特而强烈的文化符号上。
  中西文明交融、 历史事件见证已经成为利顺德发展的两大特色。 中西文明在这里碰撞、多种政治势力、人物在这里角逐,利顺德已成为一个记录历史的博物馆。如今,从历史中走来的利顺德,作为喜达屋酒店管理集团旗下“豪华精选”首登中国的奢华品牌,成为游客们触摸天津、感受天津的最直观体验地。与天津城市的互动与依托成为了利顺德生生不息的力量来源。
  天津能够拥有利顺德这样一个品牌,既是一份荣幸,也是一份必然。天津自身所拥有的国际感、都市感、智慧、乐活、创新的精神气质、厚重而现代的历史传承,给利顺德的发展以莫大的滋养。对待这样一个从身边成长起来的品牌,我们更需要去体会它背后的意义和韵味,去珍视、保护、鼓励、光大它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城市品牌的内涵和张力。利顺德品牌与天津城市品牌的共生依托、天津作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塑造和传播,都是我们关注的重要实践问题。
  在“美丽中国”的指引下,旅游不再是一个行业概念,而是一个统筹目的地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美妙篇章。新时代,大品牌。让我们继续关注利顺德以及天津发展的脚步!
  坚持不懈发掘“老字号”文化精髓
  天津市商务委副巡视员 胡宁

  利顺德大饭店是闻名遐迩的“津门老字号”和“中华老字号”,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巨变,也见证了天津的发展变迁,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利顺德坚持不懈发掘“老字号”文化精髓,精心打造利顺德历史文化品牌,以博物馆式的历史文化主题酒店在国内外酒店业中独树一帜。
  “利顺德文化”是一个系统,在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外交文化、建筑文化、餐饮文化、时尚文化等多方面都有与众不同的文化特点。这些文化特征是利顺德的独特优势、核心价值和发展根基。利顺德的文化价值远远超出了饭店本身,体现了开放、包容、多元、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天津城市文化本质特征。利顺德的建筑历经五次改建,经历了从西式栈房到楼宇酒店,从远东豪华酒店到现代奢华型酒店的发展历程,至今仍总体格局未变,特别是2010年投入巨资重修改造,恢复了百年前的外观风貌,进一步提升了这座近代百年天津人文地标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利顺德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见证者,更是近现代时尚的领跑者。面向未来,利顺德要在不断发掘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励精图治,再创辉煌。
  讲好故事 续写辉煌
  天津市旅游局副局长 何智能

  作为一名天津旅游人,我为利顺德感到自豪。
  近代中国看天津,近代天津看利顺德,天津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城市,其中利顺德的故事最多。
  利顺德的历史文化精髓在于她的建筑, 她的老物件,她的历史, 她传承的管理文化,光临过她的宾客,服务过她的员工,这一切浓缩起来就是利顺德的故事。换一个说法,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档次最高的涉外饭店,近百年时间中国顶级的社交场所,利顺德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张纸片、一行字迹都可能有一个故事。有些故事已经为人所知,如利顺德百年风云图上刻画的名人都和利顺德有交集有故事,但还有更多的故事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也许在某张老报纸中,在某张老照片中,在某份老档案中,在某些人的回忆录或者日记中,等待着有心人去挖掘。显赫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当然引人注目,而普通人的故事未必就没有吸引力。走过百年时光依然能够弹响的汉密尔顿钢琴在它刚刚抵达时可能没有几个人认识,岁月流逝,不知有多少情侣用它传递情意,在它的键盘上又溅落了多少琴师的汗水或者泪水。有些故事是有依据的,也有的故事是编出来的, 也许编出来的故事更加美丽,更加迷人。 正在制作的利顺德电视剧应该就是这样一个编出来的大故事。在今天全民参与的全媒体时代,续写利顺德故事的是所有知道她喜欢她关心她的人。当你被利顺德的故事所吸引,走进利顺德的时候,你也就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利顺德的故事是利顺德最宝贵的财富。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挖掘创造更多更好的故事,解决好三个问题:给谁讲故事?谁来讲故事?怎么讲故事?回答好这三个问题的根本就是要有效地开展故事营销,充分利用好独特的故事资源,为利顺德在新时代续写辉煌创造条件。
  利顺德是不能不做的长篇电视剧题材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导演 胡玫

  在我的印象中,天津是一座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影响的城市,长期以来,与上海南北竞雄,双城各放异彩。也是机缘巧合,今年我先是受上海之邀执导了大型电视剧《大江东去》,继而又接手以天津利顺德为题材的长篇电视剧《大酒店》。这两部戏虽然叙事角度、风格样式不同,但都是基于各自城市的近代历史文化背景,讲述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时期的历史故事。同时也都承担着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要通过历史的穿透力和电视剧艺术的感染力让人们感受到,只有深刻了解近代史,才能懂得民族复兴之路的曲折轨迹,懂得实现中国梦的艰难与其辉煌的前景。
  像利顺德这样经历了150年社会变迁, 积淀了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说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这么好的剧作题材,总是有人要做的。让我感动的是,天津旅游集团担起了这份文化责任,倾心倾力运筹策划,请出有着浓厚天津情结的著名编剧周振天作总编剧,打磨出了构思独特、人物鲜活、故事生动、包含各种戏剧元素,又紧接地气的剧本。这部电视剧通过利顺德这个透视窗,不仅展现了天津的历史风云际会和社会风情画卷;也通过虚构人物和历史人物的水乳交织,揭示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和天津各个阶层两代人的家国情怀;通过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巧妙结合编织的曲折动人的故事,激发“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人性光芒。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打造出一部以利顺德的百年沧桑为叙事平台,进而折射中国百年近代史激荡演进,并具有思想高度、历史厚度、艺术深度,受观众喜爱也能赢得市场竞争的精品力作。
  一座折射近代风云、象征国运兴衰的大饭店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 周振天

  创建于150年前, 至今仍然兴旺发展的天津利顺德饭店是天津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见证缩影。回望曾经进出利顺德的蜚声中外的革命领袖、历史名人,透析利顺德的历史因缘和背衬它的时代风云,可以这样论断:利顺德的历史社会认知价值和文化象征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饭店本身。
  以利顺德为原型的长篇电视剧《大酒店》的剧本创作,是从利顺德和天津乃至中国的历史真实中充分吸取营养,设置符合电视剧观赏规律的曲折剧情、鲜活人物、传奇轶事来揭示近代历史对今天的深刻启示。利顺德见证了清王朝的衰败、列强殖民者的侵略、 北洋政权的更迭、国民政府的兴衰、 日伪侵占的劫难,同时也经历了新中国成立的振兴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座饭店真可以说是与国运兴衰、城市嬗变、社会变迁相系相伴相融。这样厚重、复杂的历史背景就决定了这部电视剧不仅要有精彩的故事、深邃的文化底蕴,还应当折射出中国近代的历史印痕和宏大的家国情怀。
  在晚清和民国初年,利顺德一直是西方工业文明登陆中国都市的桥头堡之一。在旧中国的天津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利顺德也一直是商业时尚、娱乐演艺的领跑者。在酒店经营过程中,利顺德很早就将欧洲酒店的管家式服务及其相关规则引入中国,但同时又有着服水土、适应中国国情的自觉。这就决定了《大酒店》这个剧本势必要展现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着力开掘相关的文化意蕴。九河下梢的码头风采,豪爽仗义的津沽民风,华洋混杂的独特世俗,诙谐幽默的百姓趣事都将渗透于字里行间,贯穿于长篇章回的衔接。
  利顺德是一座近代历史文化博物馆
  文史专家 郭凤岐

  1863年,即天津开埠后第3年, 利顺德饭店始建,它是中国最早的涉外饭店。后经几次重修,成为一座典型的欧洲田园风格的豪华宾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天津标志性建筑和参照物,催生了天津“万国建筑博览会”。
  利顺德饭店是近代风云变幻的舞台,许多重大事件在这里演绎。如中丹(麦)、中荷(兰)、中巴(西)、中法、中葡等条约,在此签订;美、加、日、德等许多外国领事馆,在此筹建;胡华(即后来当上美国总统的胡佛)在此谋划骗取开平矿务局。英租界大佬、饭店股东德璀琳参与筹建乡谊俱乐部,创办中国近代邮政,监造戈登堂,出版《中国时报》《京津泰晤士报》。饭店见证了天津兴衰荣辱的历史印记,是近代天津历史的缩影,堪称近代天津文化博物馆。
  饭店的典藏极其丰富。有中国最早电话、电报,至今尚能使用的奥的斯老电梯等。饭店保留了众多名人足迹,革命先驱孙中山曾在此居住;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在此留有爱情佳话;蔡锷与小凤仙在此留下旧闻轶事;逊帝溥仪和皇后婉容在此驻足等。近代社会名流住过的房间,使用过的众多器物,已经成为珍贵文物。近年,饭店征集、整理了千件文物、史料,开办了颇具特色的利顺德博物馆,常年对外开放、展示,诠释着“近代中国看天津”的文化旅游品牌。

                                        2013-07-17
                                  (新闻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