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天津武清开发区工地考古挖掘取得重要收获

 

  记者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 近日本市武清开发区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工地发现两汉、 北朝时期古代墓葬10座,经过近1个月的考古发掘,目前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取得了重要考古收获。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从2013年4月下旬开始,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人员对武清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工程,经前期勘探发现的古代墓葬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
  据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部负责此次项目领队相军介绍,天津考古过去在现武清城区周边附近开展的工作不多,此次考古发现的10座古代墓葬, 涵盖两汉至北朝700余年的历史,结合以往在大南宫墓群、大张庄的零星考古发现与近年来考古调查新成果,说明在武清城区的西北,龙河与北京排污河以南的一带,即现武清开发区的大部分地区,至少自战国以来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生存并延续不断。
  此外,在以往的天津考古中, 发现的北朝时期墓葬寥寥无几,且随葬品匮乏。此次发现的2座这一时期墓葬,无论从墓葬形制还是随葬品,具有鲜明的时代和文化特性,为建立天津地区魏晋北朝时期考古学年代标尺提供了难得的实物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此次考古发现的东汉墓葬采用砖、瓦“混搭”的构筑方式,以及墓室之间采用孔道“联”的葬制习俗,这是以往天津地区同期考古看不见的,填补了这一时期考古发现的空白。
  出土文物接近百件 多做墓葬令人惊奇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日在本市武清开发区一在建工地内发掘古代墓葬10座,其中土坑墓1座,砖室墓9座。昨日,渤海早报记者来到古墓葬发掘现场。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 此次发掘出来的墓葬既有单室墓, 也有双室墓;既有单人墓葬,也有夫妻合葬墓;既有成年人墓葬,也有儿童墓葬。这批墓葬虽被盗扰严重,但仍出土了玉、水晶、铜、鎏金、陶等不同质地文物近百件。
  据领队相军介绍, 本次考古发掘发现西汉墓1座,为近方形斜坡墓道土坑墓。墓室尸骨无存,仅见残存椁板一块。墓葬内出土随葬品有陶壶、陶盒、陶罐、陶豆等明器及五铢钱20余枚。东汉墓葬7座,皆为砖室墓,这7座墓葬均遭盗扰,但墓葬构筑材料及方式均有鲜明特色。
  现场还发现了两座北朝时期的墓葬, 均为砖室结构, 无墓道。这两座墓葬呈南北向排列,墓室均南宽北窄,呈“大小头”形状。其中编号为“M3”的为夫妻合葬墓,保存较好,东西墓壁呈弧形。出土器物有夹砂灰陶罐、夹砂灰陶壶,以及铜镯, 玉剑彘、簪、坠,水晶饰件、鎏金铜铺首等文物。 墓葬呈“梯形”的平面形制以及随葬品具有“毁器”特征的随葬习俗,透漏出墓主人的身份很可能与我国古代鲜卑族有关。
  此外,在被发掘的10座古墓葬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编号为“M7”的东汉砖室夫妻合葬墓,墓葬西室墓壁与墓底均为青砖垒砌,东室则采用板瓦铺砌墓底。东室墓葬尸骨保存完好,西室墓葬尸骨有明显迁葬痕迹。东、西室墓底水平高度不一致的现象可能与该墓葬经后期迁葬、在西侧临时搭建新的墓室有关。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东、西两室之间有一个方形孔道,其目的多在于夫妻死后仍能进行沟通与交流,灵魂相通。
                                       2013-05-22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