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国博与社科院携手展出殷墟文物精品

 

  4月27日,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殷墟文物里的晚商盛世”展览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以商王武丁时期的妇好墓出土文物为主,展出文物200余件,再现了灿烂的商代文明。图为展览现场。
  4月27日,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的 “商邑翼翼 四方之极——殷墟文物里的晚商盛世”展览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 此次展出的200余件文物是1950年以来殷墟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精品,主要以商王武丁时期的妇好墓出土的文物为主,种类繁多、造型精美,展示出晚商时期的盛世景象。
  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以及黄景略、张忠培、李学勤等考古界和历史学界专家出席开幕式。
  蔡武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活动。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此次关于殷墟出土精品文物的展览,是两家单位在新时期开展战略性合作的开端,也开启了在文物收藏展示、发掘研究之间新的合作模式。作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建立以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国际交流展为主的特色展陈体系,充分发挥了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作为国家级考古发掘和研究机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60余年里不仅培养出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更发掘了大量珍贵文物,并长期支持和参与中国国家博物馆重要陈列的设计指导工作,再把研究后的成果移交中国国家博物馆,实现了优势互补,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模式。
  据了解,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国内交流系列展览中的重要大展,本次展览名称来源于《诗经·商颂》中记载的“商邑翼翼,四方之极”。3300多年前,商王盘庚迁都至洹水之滨,在新邑建都安邦。此后,被洹水萦绕的殷墟王城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曾被称“大邑商”。1899年河南安阳小屯甲骨文的发现震惊世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考古工作的陆续展开,殷代王都的建筑格局日益清晰,越来越多的基址和墓地得以揭露。
  此次展览分为6个单元, 从等级制度、礼乐文明、信仰空间、甲骨文字、戎马生涯、贵族生活等方面对晚商贵族文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展示。尤其妇好墓、子渔墓、亚长墓等高级贵族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骨器等文物,制作精美、文化内涵丰富,展览中“带人头的青铜器”颇为引人注目。展览将持续至2014年4月8日。

                                        2013-05-07
                                      (新闻来源:中国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