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董保华委员谈破解制约文物事业发展瓶颈之道——文物事业发展人才是关键

 

  人才是文物事业发展的根基,是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发展的保障。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但是各级文物部门的管理队伍和专业队伍却没有随之相应的发生变化,像是“小马拉大车”,成为制约文物事业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今天是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召开的第二天,在文艺组委员的住地北京铁道大厦记者采访区,记者采访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
  董保华自1997年以来,一直在国家文物局工作,对文物工作有着非常深的了解。当问起“您对文物工作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时,他思索了一下说,16年前的昨天(3月3日)我进入文物部门工作,十六年了,对文物工作有深厚的感情。感触最深的就是文物事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下,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 文物事业得到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他列举了一组数据进行了说明:改革开放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180处, 现在六批“国保”共计2352处,第七批公布后这个数字还会增加;改革开放前有博物馆349座,现在博物馆总数达3589座,年接待观众由免费开放前的1.5亿人次增加到5.67亿人次;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为零处,现在有43处; 改革开放前中央财政的文物专项经费不足1000万元,截止到2012年为128亿元;不可移动文物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20余万处增加到如今的76.7万处,馆藏文物由10年前的1000多万件增加到3000多万件……他如数家珍地说着这些数字的同时,脸上浮现着自豪的表情。
  任何工作都不可避免的有重点和难点,对于文物工作也是如此。文物工作的难点在哪呢?听到这个问题,董保华的脸上没有刚才那样轻松了。他直言:文物工作也有难点。我国历史是悠久的、文化遗产是众多的,价值是珍贵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我们承担的历史责任也是巨大的。
  随着文物数量、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大幅增加,文物抢救保护任务日益繁重,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更加迫切,但是,各级文物部门管理队伍和专业队伍却没有随之相应发生变化,这毫无疑问会成为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
  董保华说,与文物工作实践相比较,文物行政机构和队伍建设存在明显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物行政机构亟待健全,人员编制急需增加。省、市、县文物行政部门普遍不健全,文物保护管理的法律责任得不到落实。
  70%以上省份的文物局,或管理层级不规范,或行政职责不明晰,或内设机构不健全, 远远不能适应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3/4的市、县级政府未设立文物行政机构。文物行政部门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与法律赋予的行政职责极不对等。20多个省级文物局编制紧缺, 9个省编制不足10人,3个省仅有4至5人,连最基本的日常工作都难以为继。45%的市、县级政府没有文物行政编制。 二是专业人才严重不足,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随着文物总数成倍增长,博物馆总数成十几倍增长,文博人才总量却没有相应增加,素质亟待提升。文博单位的高、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比例为1:3:6,明显偏低。复合型人才匮乏,领军人才凤毛麟角,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三是文博专业教育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职业技术人才成长渠道不畅。现有高等教育模式与文物工作实际需求出现脱节。文博职业技术教育尚处起步阶段,相关职业技术种类尚未纳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亟待改革创新。 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引进困难已成为文博单位的普遍现象。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撑,优秀人才、拔尖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难以为文物事业发展发挥作用。
  董保华说,在本届会议上他提交的提案之一就是《关于加强各级文物行政机构和队伍建设的提案》。他建议:由中央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各级文物行政机构设置方案,以规范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设置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文物行政机构建设;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推进专业岗位设置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文物博物馆职业资格制度,优化文博单位专业人才队伍结构;由教育部门完善各类院校文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符合文博工作实际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平台,完善文博专业设置, 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实习实践渠道, 培养与文博事业发展相衔接的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 
  希望文博人才队伍建设中最紧迫、最突出的难题能尽快破解,确保文物事业科学发展。

                                         2013-03-07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