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北京市文物局:2013北京将加大文物修缮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力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二五”文化发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物网特采访到北京市文物局对2013文物保护工作作进一步解读。
  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 8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土壤肥沃、历史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因此,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这些独特历史文化遗产,切实把北京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是展示首都形象,提升北京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北京市文物局表示,按照人文北京建设、文化中心建设相关要求,他们将在2013年全面完成文博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北京市文物建筑修缮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2008-2015年)》和“百项”文物保护修缮计划,继续推进世界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的保护修缮,不断扩大全市历史文物的开放场所和增加开放内容,提高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利用率。具体工作归纳如下:
  1、加大重点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力度。2013年,我市“文物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专项资金”10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市级重大文物保护与修缮,8.5亿元用于区县所属的文物保护与修缮。
  2、推进重点文物保护与展示工作。 按照中轴线申遗要求,继续开展中轴线保护研究,推动中轴线申遗基础性工作,加强中轴线、朝阜大街等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整治工作。此外,2013年大运河申遗将进入最关键的一年,我市将做好世界遗产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评估接待工作,配合国家文物局做好大运河申遗工作,协调沿线各区县继续实施运河大环境整治,加强什刹海、 北运河周边环境整治,打造首都特色运河水系景观体系; 做好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增加城乡休憩和文化体验空间,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3、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实施明清皇家建筑修缮保护专项工程,完成颐和园德和园、德胜门箭楼、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国际俱乐部等修缮工程,推进天坛北神厨和北宰牲亭、北海静心斋等正在施工的修缮工程,启动大钟寺、妙应寺白塔、圆明园桃花洞遗址抢险等一批新的修缮项目;加强长城等线性遗产的调查研究与保护修缮,开展怀柔区西水峪长城修缮工作,修复后逐步实现对社会开放,发挥长城文化资源优势,实施八达岭长城(未开放段)修缮,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长城游览景区;继续开展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保护棚勘查设计工作,开展抢险性考古发掘工作,逐步排除遗址险情;实施十三陵长陵、郑贵妃坟等保护修缮工程,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开放区域,更好的发挥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经济、社会作用。
  4、实施“三山五园”、 “香山二十八景”等历史名园和文化景观保护工程。统筹规划“三山五园”皇家园林文化景观区,抓好香山二十八景、颐和园须弥灵境遗址等文物的修复工作,恢复古都历史文化景观。继续推进颐和园须弥灵境、北海万佛楼与阐福寺建筑群、香山昭庙修复等前期立项工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恢复“三山五园”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景观创造条件。

                                        2013-02-25
                                     (新闻来源:中国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