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首次“北方青铜文化”主题文物展在秦陵博物院开展

 

  不同于中原出土的大件青铜器, 2000多年前北方少数民族的青铜器物一个个分外“娇小”并充满生活气息。8日,全国首次“北方青铜文化”主题文物展在秦陵博物院展出,网罗4省区11家文博单位的450余件藏品,向游客描绘出2000多年前戎人狄人的审美情趣。
  《萌芽·成长·融合——东周时期北方青铜文化臻萃》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列厅展出, 由陕西、 内蒙古、宁夏、甘肃四省区文物局共同主办, 展出来自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等11家文博单位馆藏450余件精美文物。展期半年,到明年2月8日截止。
  “北方青铜文化”源于夏商时期,春秋中期至战国达到鼎盛,秦汉留下最后辉煌。不同于中原青铜主要是制作礼器,北方民族则多用于生活实用器的制作。他们将青铜制作成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车马器等,造型很原生态。
  一枚枚青铜短剑是当时男子最流行的随身“饰品”, 也是勇士的象征。 记者在青铜短剑展柜中看到,最小的只有巴掌大。上面有动物纹路,短小精悍,充满锐气。因为少数民族亲近大草原,老虎、豹子、鹿甚至神兽等动物图案成为常见的装饰图案。
  一枚“立虎形金饰牌”,金片上刻出金虎凶悍的一面,还有更多青铜透雕带饰是当时流行的佩載物品。
  此次展览之后,秦陵博物院将陆续推出与秦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楚文化大展、三晋文化展、齐文化展、燕文化展等地域文化展系列,最后集结成为“秦统一大展”。并陆续引进罗马帝国展、土耳其古代文明展等,让市民领略不同的文明。

                                           2012-08-10
                                       (新闻来源:中国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