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西汉古墓凝固文明 天津历史印迹或可远溯6000年

 

  北辰区曾经接连发掘出多处遗址,比如,两千多年前的战国、西汉遗址。至少5000年前的石斧和石磨棒,如今都静静地保存在博物馆内,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天津城从新兴的陆地,慢慢成长为一座城邦的古老故事。
  西汉伉俪古墓 穿越两千年的爱恋
  北辰区双口镇。
  乡村公路的小河旁,是一片开阔的田地,一座古旧的小桥,静静矗立在小河上。春寒料峭,光秃秃的果树,将这片曾经孕育过闪光文明的大地尽情地裸露着。
  78岁的刘福根大爷若有所思,1956年入冬时,村民们都在这里修建水渠。一位村民在刨沟时,突然刨出来一个陶罐,罐子上刻着几个古怪的字,没有一个人认识。接着,其他村民在附近又刨出了很多形状奇怪的瓶瓶罐罐、瓦片儿和古钱币。村民们谁都没抢,而是赶紧把工地围了起来。“村委会通知了文物队,没两天,文物队就来了。文物队队员用小刷子刷出了好多的陶罐和瓦片,还有好多好多像刀一样铜钱。”刘大爷说这是自己经历过最传奇的事。
  当年,文物专家们小心清理着现场,发现这里原来是一处西汉时期的墓葬。打开棺椁,墓中一对老夫妻在时隔两千多年后,仍然静静地躺在一起,一段穿越千年的爱情故事顿时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对夫妻的棺椁并排埋在地里,紧紧相依。”双口镇文化站的曹站长说。在墓葬中,还发现了大量他们生前使用的陶罐、铜器、钱币等物件。这对夫妻,并没有出现在史书里,但他们的爱情故事却惹人遐想……也许,这对西汉的老夫妻,早已穿越生死的河流,重新相遇,携手在另一个世界共同继续着美好的爱恋。正如他们的遗体,历经两千多年岁月的动荡,依旧躺在古墓中不离不弃。
  曹站长告诉记者,当年1万平方米的遗址中, 发掘出了筒瓦、红陶土、陶井圈、陶豆、板瓦、刀币和印有“泉州”戳记的陶罐等大量文物。“这说明,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天津平原已经有比较发达的文明。”值得一提的是,刀币是当时齐国通用的货币,因此推测当时这片地区,是属于齐国管辖的城郡。
  汉代故城遗址 北辰有最早的“城市”
  “即使有西汉的东西, 也是海水冲来的吧?” 村委会一位干部始终觉得这处西汉遗址应该以及北辰区东部的贝壳堤一样,“是海水冲来的”。但如此成片的文物被海水冲来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说仅是文物还有所疑问,那么在双口村西北的一片田地里发现的汉代“泉州”故城遗址,更是三千年前的那段历史的佐证。
  “历水泉八十里,取泉流即清之意”。 公元前206年,刘邦为了巩固边疆,在北辰区一带设县治,取名“泉州”。“在这处遗址中,曾有村民捡到过城池上装饰的瓦当,上面画着昂首挺胸怒吼的猛虎,还有面目狰狞的龙等纹饰图样。”曹站长介绍说。绘有神兽图案的瓦当,印证着两千多年前,这里就是一座规划整齐、城墙环绕、东南西北各有城门的完成城池。
  “泉州故城疆域很广,除了有城池外,还有一大片土地,包括今天的海河以北,河北、北辰和武清大片疆域。当年的泉州城,极有可能因为濒临渤海、地理位置特殊,还是边防重镇。”古老的墙基底座,被累累黄土掩埋,历史却走入人们的视线,早在两千多年前,这一地区乃至今天的天津市区,就已经有了最早的“城市”。
  新石器时代石斧 天津地区有人类活动铁证
  刘家码头村,子牙河北岸,三件文物的出土,震惊世人。
  外形古朴、 磨制而成的两把石斧和一把石磨棒从地表5.6米的深处展露,经过专家鉴定,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它和宝坻、武清、蓟县等多处地区的遗址一起,印证了早在新石器时期,天津地区已经有人类活动。
  “新石器时期距今约12000-5000年,人类的劳动工具主要是磨制及打制石器。”它的样式演进,自然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我们所了解的天津历史很短,但其实未必如此。”市档案馆王馆员介绍,“近代以来,天津发展飞速,很多地区迅速被开发,文物有可能在那时遭到了破坏,资料也保存不多。”记者在多份资料中查到,专家认为天津成陆大约有6000年,之后天津平原慢慢从海洋中露出来。这些新石器时期的文物,正好和天津成陆的时间契合,也成为天津至少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铁证。
                                             2012-05-03
                                          (新闻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