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建设多元化博物馆网络提升天津文化软实力

 

  21世纪,历经亘古积淀的中华文明以其海纳百川的博大与深邃吸引世人的目光,中国的博物馆事业也迎来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期,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从国家到地方,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 据2011年年底的一项数据统计,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3415座,年增博物馆395座,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总数达到1804座,年接待观众5.2亿人次。天津近几年各类博物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设开放,即将落成开放的天津博物馆新馆作为天津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将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津博物馆业的发展给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会带来怎样的启示?什么是好的博物馆?观众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如何才能使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了天津博物馆原党委书记、研究馆员陈克和原天津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研究员郭凤岐。
  提升硬件 打造内涵
  原天津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郭凤岐,长期从事天津地方志研究编纂工作,对天津市地情了解非常清晰,他十分关注博物馆工作,认为博物馆是展示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设施。他觉得目前天津的博物馆很多,而且大中小结合,内容互补,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它们给了天津一个展示历史文化的平台。他认为,即将建成的天津博物馆新馆将对天津地区多元化博物馆网络的整体水平提升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他强调,天津的博物馆事业正在发生着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内涵的打造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主调, 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产生的文化规模效应,将成为天津的一张名片和天津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他认为天津的博物馆建设应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不断更新:可以通过策划、引进、交流、轮换等方式更新展览内容,合作交换展览是丰富内容的好办法。
  二、不断提升展示条件:博物馆要有好的展示条件,才能举办高水准的展览。例如,有些展品的价值极高,需要特殊的安全保卫。有的展品需要科学保护,对光线、温度、湿度等条件要求较高。另外,展线是否充足,对展示效果的影响很大。博物馆不能给人以仓库的感觉。每件展品的张力都需要空间的衬托。尤其是一些珍贵文物甚至是镇馆之宝,就需要大展位、重点展位,平均分布展位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展览效果。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时,正值展出张大千、毕加索的作品,良好的展示环境令眼前的《长江万里图》真有气吞山河之势。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展线非常宽广,置身其中,就能感受一种历史文化的震撼。随着天津博物馆新馆即将建成开放,先进的展示条件将令天津的博物馆链条与国际接轨,天津的文化视野将大大加强。
  三、博物馆要有高质量的展品:高质量的展品不仅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贵文物,也可以是挖掘整理出来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展品。例如,“近代中国看天津”是天津的文史优势,在中国近代史上,天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新建的天津博物馆在这方面将用大手笔展现,打造天津的品牌。例如,一些微缩甚至是与实景相当的景观将出现在天津博物馆之中,这与一幅老地图或照片、图画相比,可以给参观者留下更深的印象。
  四、博物馆要有内容丰富、设计独特、形式多样的介绍,呈现展品的历史文化底蕴。展览一定要成系列,成系统,才能出效果。有的博物馆只注重展品,不注重挖掘其内涵。展览像是在考观众的鉴赏水平。多数观众不是专业人员,面对说明介绍太过简单的展览,在没有讲解的情况下,观众只是看热闹,根本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比如,即使是国宝级的画挂在那里,如果说明介绍很苍白的话,也只能混杂在其他展品中,淹没在人们的记忆里。博物馆的研究策划是博物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郭凤岐说,展品是历史文化的浓缩,见证古今,陈列展示要研究相关主题,用展品揭示文化内涵。我们需要用认真的态度表现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国际上的著名博物馆都非常注重对展品的研究介绍,这会大大增加展览的厚重感和知识含量。如今,天津博物馆新馆在建设过程中,展览的介绍说明将充分体现天津博物馆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非常令人期待。他建议,重点展品可以单独印制介绍卡片,供观众回味研读。这对参观者的欣赏水平提升也非常重要。
  陈列展示 耳目一新
  采访中,记者来到了正在布展的天津博物馆新馆,虽然还在施工中,但时空穿越般的感受已扑面而来。从远古展厅的天津地质层缝隙中,记者进入由千余块货真价实的古城墙砖垒砌的古代厅,由大沽炮台模拟现场走向了中西文明碰撞的近代史厅,小洋楼与四合院呼应着,诉说着天津的百年风云。虽然展品还没有进场,单是展厅就足以向观众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天津历史文化轮廓。
  参与天津博物馆新馆建设的陈克告诉记者,在展厅设计之初,工作人员就深刻地认识到一定要避免博物馆展览设计的同质化。他说,不同博物馆的文化内质个性不同,一个好点子,在一个展馆得到了成功,并不一定适于其他展馆。有的展馆照猫画虎,甚至将一些完全不匹配的内容与形式相结合,这会泯灭博物馆自己的特色,这是博物馆设计之大忌。如今虽然博物馆陈列设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但让内容与形式良好结合却是业内人士的共识。天津博物馆设计团队参考了很多长年从事天津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建议,将天津历史文化元素充分融入设计方案,成为天津博物馆独有的模式。天津博物馆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对天津历史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和梳理过程。对于当前一些新建博物馆大量运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的做法,天津博物馆并未盲目跟风,而是在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多媒体运用形式的比例,将声光电科技手段化为博物馆的语言,巧妙应用,烘托气氛。陈克说,这样的设计,观众绝不会感到喧宾夺主,不会让博物馆出现电影院、游乐场那种气氛而失去了它严肃的特性。将来观众在天津博物馆参观,既可以体验到展馆新鲜有趣的展示效果,同时也会沉浸在历史文化的庄严之中。
  准确定位 良性发展
  陈克告诉记者,博物馆应具备收藏、展示和研究三方面功能。
  首先,博物馆的工作是以文物为核心的,这些文物是人类及其环境发展变迁的见证物,是人类文化的支撑点,是民族历史的证物。充足、多样的收藏是一个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近年来,由于文物市场的火爆,导致相关博物馆在增添新藏品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资金难题,这也是造成某些博物馆“展品更新慢”“藏品不足”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很多行业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名人博物馆在兴办中,藏品难以征集的问题突出,导致很多博物馆成了“图片展览馆”。此外,一些博物馆对已有藏品的梳理研究不足、家底不清,造成了资源浪费,使得一些藏品在库中“沉睡”,难以与观众见面。
  其次,随着一大批博物馆免费开放,走进博物馆的公众越来越多,陈列展示成为如今最受社会关注的博物馆功能。陈克坦言,如今国内很多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内容编排,是经历几代博物馆人研究,结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而设计完成的,有些内容肯定会受当时的知识水平、 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的限制, 在当时看来新颖,而几年、十几年过后看起来一定会老化、会陈旧。然而,博物馆展示,尤其是天津博物馆这样的大型综合性展览馆,一旦布展完成,就不可能“朝令夕改”。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布展时必须考虑,哪些内容和表现手法是可以经受历史考验的,是最能体现博物馆文化内核的。这不但需要设计者本身的专业知识和超前的眼光,更需要博物馆人去创造。另一方面,博物馆有着宣传教育的功能,它通过展览与观众对话,引发观众的兴趣,从而达到启迪教育的作用。因此,陈列设计上,博物馆注重提高展览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来吸引观众到博物馆参观。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人们更需要一个可以让自己静下来,让自己沉思的地方。博物馆应该是具备这样条件的地方。
  但让陈克觉得担忧的是,博物馆最重要的研究功能,如今却被很多人忽视了。博物馆的一系列工作都应该是建立在对文物严谨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比如正在布展的天津博物馆新馆中,就展示了很多近年天津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可以说,很多博物馆最开始就是从研究机构发展而来的,比如大英博物馆、剑桥博物馆。如今科研能力也是博物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天津博物馆科研水平在国内业界有着较高的声誉。然而,目前很多博物馆还面临着科研经费不足的难题,将来这些问题如能逐渐得到解决,这肯定会促进行业的更大发展。

                                           2012-03-21
                                         (新闻来源:天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