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哪吒闹海”申遗 天津各方积极搜集材料 

 

  《今晚报》日前一篇《我市新一轮“非遗”项目申报启动》稿件中提到“哪吒闹海”将被天津市河西区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的消息发表后,引起读者很大兴趣。连日来,不少读者打来电话表示对这一申报项目的关注,有的提供素材,有的询问申报进展。记者了解到,目前“哪吒闹海”等一批项目正在积极进行资料的整理分类,有关部门已经整理了十余万字的文稿。此次,如果以“哪吒闹海”为首的项目申报成功,将极大地丰富天津市“非遗”项目内容,使天津市的民间传说在全国产生更广泛影响。
  据河西区文化部门以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介绍,从目前的资料整理以及对专家的采访中可以认定,哪吒出现在天津不是牵强附会,“哪吒闹海”传说就源于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一带,虽然现在河南、四川也都在争报这一项目,但天津申报的理由更为充分。
  哪吒神话历史悠久,民间流传甚广。 远在明朝初期就有大量的民间传说, 因为天津卫的地理独特,河流纵横,九河汇聚,水患连年频发,百姓民不聊生。弯曲的河道,白浪滔天的大水,让人们自然想到了龙,为了安生活命,哪吒的故事就诞生了。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在五十多岁时开始着手写小说《西游记》。在他一生中,多次来到天津卫,这方水土给他留下了很多美好印象,这也为他日后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塑材。 那时的天津卫也是水乡泽国, 对于生在江苏淮安的吴承恩来说,自然有几分亲切。 所以,在他的故事里出现天津卫的影像是合情合理的。 陈塘庄地处海河边,在吴承恩的故事里成为“东海重镇”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哪吒的形象是有乡土气息的,哪吒是不多的与海有关的英雄形象。在吴承恩的笔下,他成了脚踏风火轮,而身体是用藕节组成的凡胎,不是肉体的英雄。
  “天津人非常喜爱哪吒”,天津“非遗”中心主任在谈到天津与哪吒的关系时,也举出了很多实例,“1986年,海河狮子林桥边就出现了哪吒骑龙的铜质雕塑;天津杨柳青年画中怀抱鲤鱼的胖娃娃也是源于哪吒;天津的民间花会中还有一道专门的‘哪吒闹海’花会;不仅如此,天津市举办世界体操锦标赛的会徽也采用了哪吒的形象……看来,天津人与哪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争取把‘哪吒闹海’的传说不仅作为天津的申遗项目,还准备申报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

                                           2012-02-21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