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老记者抗美援朝拍珍贵照片 津豫联手大师影像回故里

 

  马三立、骆玉笙、李润杰、常宝霆、苏文茂……这些名字对于天津人来说,熟悉、亲切,他们给几代人带来了欢乐,也成为天津文化的“代言人”。昨天(12月27日),每日新报记者接到了来自河南同行——东方今报记者的电话,他们向我们提到了这几个响当当的名字。他们说:“我们河南有一位古稀老人,他想找到还健在的老艺术家,或是已故的几位大师的后人,他有一个心愿要完成。”
  一个远在河南的老人,与天津的这些名人有什么渊源?昨天(12月27日),记者拨通了这位马明海老人的电话。他说:“我有一些老照片,拍摄时间是60年前,拍摄地点是抗美援朝战场。1952年,这些名角儿们参加‘第二届抗美援朝慰问团华北分团文工队’到了前线。我当时是战地记者,拍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底片已在我这里放了60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把它们交给这些艺术家,有的大师已经故去,希望他们的后人能把照片保留下去。”
  今年76岁的马明海老人说,他17岁参加志愿军, 被安排到文工队后方勤务部担任摄影记者,随军赶赴朝鲜前线。 在那里,他用一部西德产“泰康时”相机,拍下了上千张关于中朝军民友谊的照片。这些照片在复员前都按要求上交存档了,他只留下了一卷自己和战友合影的胶卷。
  马三立 骆玉笙 李润杰
  片中主人都是大师
  马明海老人把自己和战友合影的胶卷洗出来,发现竟然还有一些志愿军慰问团演出成员的照片。其中包括相声大师马三立、一代鼓王骆玉笙、快板书表演艺术家李润杰等等。他激动极了,要知道,当时拍照片非常不容易,胶卷都严格管理,很多艺术家为了节省,都主动拒绝拍照。这些留下来的照片就无比珍贵了。老人回忆说,当年慰问团的许多成员都已是著名演员。他们到前线演出时不用舞台,不用灯光,不化妆,外套一脱就开演。他表示,自己年龄越来越大,想给这些珍贵老照片寻找归宿。
  老人的心愿让人感动,每日新报将与东方今报一起,架起津豫两地“圆梦纽带”,给老人的照片找到主人。
                                            2011-12-28
                                          (新闻来源:天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