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天津首次水下考古收获颇丰 民国沉船遗址展现世人

 

  昨日(25日),记者跟随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来到位于滨海新区北塘大沽口散化锚地沉船遗址,亲身体验了一次水下考古。
  上午8时,记者随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队员们来到北塘码头,登上了红星号双层考察船。 刚一上船,船长便升起了一面半蓝半白的潜水旗,并介绍:“不同的旗有不同的含义,咱们的船升起了潜水旗,别的船看到后就会避让,以免对潜水员造成危险。”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航程,终于到达散化锚地沉船遗址。在船头船尾两根大锚的抻拉下,船才停稳。10时30分左右,本次考古工作的执行领队、 曾经参与过“南澳1号”明代古沉船发掘工作的广东考古研究所水下中心主任崔勇一声令下,考古队员穿好潜水衣背上了氧气瓶,第一组潜水考古队员潜入水中,在预先设置好的导引绳的帮助下,考古队员逐渐潜入12米之下的深水区。隔了一会儿,第二组两名考古队员也潜入海水中。据介绍,每次下潜必须由两个潜水员为一组进行,每人携带一只可供呼吸半个小时的氧气瓶。此外,为了保证队员的安全,此次考古工作严禁队员进入沉船船舱进行探摸。
  第一组下潜队员中有甘才超,他是天津市具有中国水下考古资质的仅有的两人之一。刚一出水面,记者就发现他手上两道2厘米长的口子正在滴血。“水下视线相当差,只有10厘米左右, 点亮潜水灯也只能照到15厘米的距离,一不小心手被船体划破了。幸亏没碰到头。”甘才超一边处理伤口一边对记者说。由于水体过于浑浊、能见度低,本次潜水只进行了两组,但考古队员还是详细记录下沉船位置、方向、细节等大量水下信息。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梅鹏云主任告诉记者:“通过这几次的水下摸探,我们吹去了一些淤泥后发现,船头和船尾倾覆的位置不同,说明船发生过断裂。目前断定的年代是民国时期,可能是一艘商船,如果进一步的发掘中发现了武器也可能断定为战船,但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现证明。”
  沉船为铁木质 船形完整 长21.6米 宽5米
  经过10余天的工作,昨日,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确认天津市水下文物重点调查取得重要收获,发现并确认一处民国时期沉船遗址,这也是天津市首次进行水下考古活动。专家透露,目前天津市大沽口不止这一艘沉船,是就该船命名还是就这个区域的沉船总体命名,还需要等待接下来的考古发现。
  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梅鹏云介绍,此次考古发现位于天津大沽口散化锚地,属于滨海新区天津港外锚地。该中心近年来对天津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和线索进行收集整理,甄别出包括该遗址在内的一些有价值的水下文化遗产线索。此次发现的沉船是通过查阅海事档案后筛选出的“记录较早, 年代性质不详”的早期沉船之一。去年9月,该中心与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合作,进行了初步的物探调查和水下确认。经过连日来的潜水探摸、吹泥、采集标本、水下录像、照相和测量绘图等方式提取沉船资料,考古人员于昨天基本摸清了该沉船的基本情况。该船为一艘铁木质沉船,船形完整,长21.6米,宽5米,船体最高处高出海床1.1米, 最低处低于海床0.9米。船上布满众多后期被挂的鱼网。该船船头船尾相向侧倾,中部为淤泥覆盖,推测其中部断裂。 船主体为木头,船头、船舷包有铁甲。 在船头还发现了部分船前甲板,此外还有隔舱板、缆桩,绞盘等船体结构。
  本次保护工作,先使用物探设备对沉船范围进行扫测,除了搜寻沉船外,还进行了一些定位参照、图形判读和图形正形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为今后类似的工作提供了方法,建立了初步的标准和程序,为今后天津开展水下考古奠定基础。此外,通过调查,还纠正了以往认为天津海域水质不利于水下考古的认识。


                                         2011-10-26
                                      (新闻来源:人民网)